上海图书馆

此时此刻📚 | 不自洽,可能才是这个时代获得意义的方式

今日话题💌有什么事情是你从前不敢做,但在一次放飞自我以后发觉“原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感受、共鸣、故事,以及所有和话题有关的一切思绪。让我们一起抓住每一个阅读瞬间💫图图将抽一人赠送来自李敬泽的作品《青鸟故事集》🎁
————————分割线————————
在我们这样一个现代世界里,尤其是在网络的影响下,每一个人都过于焦虑于自己的自洽,恨不得从原生家庭开始来界定“我是什么”。为什么要那么自洽?这种自洽,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强制性力量,把自己捆起来、关起来。
但为什么不可以说“我是不自洽的”?我是处于一个开放的、飞翔的、御风而行的状态,即使我的生活做不到,但我的心智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在做的过程中,我不急于寻求自洽。
我觉得在现在繁星满天的世界里,追求自洽的倾向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规训。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世间每日每时的纷繁万物,你会失去充分处理它的能力,甚至不愿意去处理。我想,可能一个很重要的乐趣就是在纷繁万物中遨游,每天都遨出一个线条来,这可能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获得意义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李敬泽本文出自越i越e,越重越飞翔——从《青鸟故事集》到《空山横》:李敬泽新书沙龙扫描上方二维码,线上观看整场活动🎬

📖以下是现场读者留言
@玛卡巴卡
离题万里,风景才好。
@小豆芽
毛尖老师分享的,她从敬泽老师书中看到的一种写作方法,引起我的共鸣,基至可以说是启悟。这种写作方法就是“空山横”,在空山中先画一横,让空山活起来;先写伦敦的雾,再让伦敦起雾。那么,同理可证,做学术研究,如果在直觉上觉得两种对象/现象有联系,不妨先下结论,再抽丝剥茧地找出关联。这种类似数学的证明法、推理法,可能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法:假设结论,回到过程。
@谓铭
“先飞起来,随后看见广阔的天地。”李敬泽老师书写了一种如此自由的写作姿态,从演讲到写作,从“自洽”到“自我”,从流量时代到文学传播......我们无法从一场座谈中寻找固定而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允许生命的偶然与意外,那时候的自我便是向外敞开的、向上生长的,如此足矣。另外,中文系学生终于见到了毛尖和黄平老师,有些话题涉及当下、觉得亲切而温暖。
@叶子
李老师说的用开放的心态迎接不确定的自己,让自己生长。学会倾听更重要。这于我从事的《幼儿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tan_sx
近两年,互轻网上流行一种“发疯文学”,比如“为什么意大利面要拌42号混凝土?”一方面是通过将毫不相关的事物关联起来引起荒谬和笑点,另一方面也是当代年轻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意识与秩序的背道而驰所创造出的一种对于规则、规训的荒诞的解构。但是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万事万物的关联,可能是意大利面与混凝土,是跑步与树,等等。我感受到自由是在开阔的世界中联系,创造新的弧线。正如李老师说的“可以开放飞翔、御风而行”。
@采薇
从空山中“横空出世”的一横,到“自我”的边界探索,老师们启迪我们的是自由就是飞鸟在空山中划过的一横,当生命不被算法与规则定义,每个人都可以如青鸟般轻盈地游荡空山。
@燃予
李老师果真如青鸟,从空山飞向广阔的天空。他用温厚而坚定的话语解答了许多的现实的困惑,仿佛一位亲切的长者。愿我也可以“越重越飞翔”,多读、多写,飞起来吧。

09-11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