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待在水里你才会淹死。只有游,不停往前游!
开头:有梦想,并为之努力,排除万难。
结尾:历尽艰辛,创业成功,功成名就。
从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学;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
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长……
但是故事的一开始不是这样的,“别人有多羡慕,我就有多痛”......
在那个追寻美国梦成风的年代,充斥着那个时代追梦的感动与辛酸,或者更多的是无奈。
细细品过,却总有那么些许的细节跟语言打动震撼着我们。那个年代告诉他们什么是梦想,同时也在无情的击碎着他们的梦。有的人梦想成真,有的人梦想却照不进现实。但是上帝却永远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有梦想并且坚持就是幸福,无论这梦想是被现实绑架亦或是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不张扬的人或许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成东青”百般无奈下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孟晓俊”忍受着喂白鼠的工作和快餐店里抠门的老板娘,却在内心里一刻都不曾忘记梦想。
“孟晓俊”说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让我妒忌的人,他是说给自己听的。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同时还具象化了,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始终不能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
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
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
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就像处在了十字路的岔口,这样一个艰难的选择,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包袱。
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畅想未来,应该是这样子的状态: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
《中国合伙人》挺好看的,很爷们,很煽情,模仿《社交网络》的结构也很酷。
但是如果把它当作新东方的故事看,却没有了期待中的熟悉和亲切感,甚至有点记忆被篡改的别扭和失落感。三位大帅哥大学时期的服装怪异;社团活动里的慷慨激昂有点假;三个人的友谊很“Hong Kong”。
顺便说一下,其实吧,我们时代的大学早就不打群架咯,更多的是喝酒聊天打牌、通宵泡吧什么的;还有就是在与ETS的谈判桌上宣布“我要上市”,我要你们看的起我——这样的情景,最后就是把炒了“孟晓俊”鱿鱼的实验室买下来用他的名字命名,肯定是、绝对没有这么高调的习惯的啦。
最真实的部分是三个人有钱了——却闹掰了,最具画面感、场面感,充分地有想象空间的,就是散伙了那段,这似乎就是“创业”里最常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