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炒股之预见股灾的两个人
记得有人说过,三根大阳线就能改变散户的信仰,果然在三根大阳线后,媒体都在说开户数激增,散户们又跑步进场了。
只是可惜,作为散户的一员,我却完美的踏空了这波喷薄而出的大行情,无他,唯胆小耳,越是学炒股,越是胆小,越是疑神疑鬼,越是应验了李佛摩尔所说的亘古不变的人性。扼腕之余,也只能是通过重读李佛摩尔的回忆录来反省,不过这一次是两本一起读,另一本回忆录的主人叫伯纳德巴鲁克,一个与李佛摩尔同时代的风云人物,并且也完美的预见了1929年股市大崩溃。他们两人在散户眼里,都是犹如神话一般的人物。一边读,一边比较两人,颇有感触。与巴鲁克明显不同的是,李佛摩尔的回忆录是别人为他写的,而且用的是化名(我十分奇怪,为什么要用化名呢?),发表的时间也较早,四十岁之前就已经发表了,而巴鲁克是在八十七岁时,才发表了第一卷回忆录。
也许因为用的是化名,文中很少提及李佛摩尔的家庭或家族,百度百科对其家境的形容是一贫如洗,回忆录中说他是小学毕业便出来打工,当15岁的他把赚到的第一个1000美元拿到母亲面前时,文中曾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他母亲震惊的反应,从这些反应中也能看出其家境如何了。
而巴鲁克就不同了,他在回忆录中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诉了自己父系及母系祖先的情况,一句话都不是一般人啊,他比李佛摩尔大七岁,十五岁开始上大学,头一份工作便已经接触过摩根了,再往后,就更了不得了,接触并服务过七任美国总统,不仅仅是华尔街,为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李佛摩尔要用化名,尽早的发表他的回忆录。也许在那时,他尽管凭一己之力,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似乎名声并不好,豪赌小子还是好听的,一旦背上做空自己祖国的名声,恐怕会被当成过街老鼠的,所以在回忆录中,他用大量的篇幅为自己辩护:大众尤其是散户们,为什么不去抱怨是谁把股票推的那么高,然后再忽悠他们去买的,为什么不想一想,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在作空,而是股价被推的太高了,大势所趋,即使没有他,股价也不可能不跌,他不过是看透了那些银行家以及公司派们的把戏,才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他及时的踩刹车,散户们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李佛摩尔也许太过张扬了,搞得连摩根都要求他不要再做空了,这可使他出了大名了,但这名声对他真是一件好事吗?
1929年股市大崩溃,不管根本原因是什么,也不管李佛摩尔数年前就开始的辩解有没有道理,但是他却因为做空发了大财,而且还因为发大财享受生活而名声在外,而广大的散户,从中产阶级到街边卖报的,扫地的,擦鞋的,都赔的血本无归,要是放到现在,他一定会被网暴的,因为这就是人性。
而同样预见到股市大崩溃的巴鲁克,却依然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