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关注
1970-01-01
暂无回复,赶快抢沙发吧
更多热帖推荐
14周年勋章“超会写”get✔,让我看看是谁还没拿到超会写勋章🫣
让我想到了余华和莫言把史铁生扛上火车带他去沈阳踢足球的事儿
探照灯好书9月十大人文社科原创佳作发布(上),“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9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思想史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 王汎森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4年7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单小海(诗人、投资人) 王汎森这本《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围绕着清季今文家到廖、康到顾颉刚的古史辨的关联,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证。考虑到该书初版于1987年,算是难得的先声。但今天来看古史辨,还需要放大我们的视界,要看到史学作为现代学术之一种的全球律动与互动——如果说古史辨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晴天霹雳,那大时代下东洋西洋的每一片思想天空,无不是风云际会、天雷滚滚。 近代世界急剧进入全球化,学术的产生和传播从本质上看属于同一个全球性的思想波动系统,我将之命名为“学术生产的波粒二重性”:任何一个学术观点和思想,单独看是“粒”,是独立存在的事件;整体看是“波”,互相影响、互相干扰、互相呼应。在同一个“中时段”里,一切看似有先后、有侧重、有分化、甚至有抵牾的学科和学术思潮,都可以放在这一视界下去观测、比较和考察,尤其是人文科学。我们必然发现: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不同的学科之间有共时性;同一学科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阶段之间有历时性;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历时性又对全球范围的共时性进行补充和完整。 由此考察“层累说”的出现,也就是思潮互动的必然了。当一个社会从前现代迈入现代,它依附在前现代性上的神话和王权叙事就必然被颠覆。尤其是把史学捧到殿堂之高的中国,只有对自身历史做一次彻底的反身性清理,古老文明才能够开启它的现代之旅。 顾颉刚的层累说大致有几个观念的渊薮:一是从胡适一脉而来的北美实证主义方法,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谓“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一是欧洲的兰克史学的影响。当时兰克史学在欧洲已经式微,在中国史学界却被奉为圭臬。兰克史学强调文献分析,相信可以重建历史真实。如果说实证主义在顾氏那里体现的更多的是治学方法,那么兰克批判史学则影响了古史辨的精神发育。第三是进化史观。进化史观是近代世界变革的思想原动力,中国变革的底色和基本思潮,从天演论到社会主义到社会达尔文,无不受其影响。进化史观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上古黄金时代的幻想,也是顾氏敢于踢翻流水簿子的勇气所在。 而这诸多观念和思潮的活水,都源自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的大潮。没有科学主义,断然造不出古史辨这颗“轰炸中国古史的原子弹”。或者说,正是科学主义(启蒙)与中国转型(救亡)的化学反应,才催化出近代中国学术的满天星光,才成就了古史辨的“燃爆”。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哲学 《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洪涛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7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晖(诗人、作家) 如果K进入了城堡,会是《一九八四》吗?前些天,我重读了卡夫卡,也把《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读了三遍。结论是:卡夫卡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一个真正具有“现实感”的书写者。他触及的不仅是晦暗的前景,而且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颇为存疑。本书所说三篇,一为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二为卡夫卡的《城堡》与《审判》,三为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在技术统治下,个体和身体到底是什么?作者给出了“想象”一途,作者认为:在诗人和小说家笔下,每一个碎片化的个体都可以包含已丧失了整体的一切意义。想象为何,想象何为?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随笔 《人间红楼》 潘向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人间红楼》是一个成熟的小说家对于《红楼梦》的解读。《红楼梦》,潘向黎四十多年以来反复研读,与主流的解读相比,《人间红楼》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红楼梦》的“不确定性”。《红楼》的结局如何,贾府在南京还是北京,大观园是否就是“随园”,本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话题。作者并未强求一个明晰的答案,而是在给出各类解释路径之后暂时“搁置”了结论。在作者这位小说家看来,《红楼梦》的精髓在人物,本书花了很大篇幅详尽阐释红楼中人,因为各式各样的人恰能构成“人间”。这几年谈《红楼梦》的书很多,但能在“不确定”的红楼世界中发现其“人间性”并加以解析的,则非小说家而不能。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学评论 《诗的消息,诗人的故事》 张新颖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海蓝(前腾讯文化编辑) 张新颖20多年来在复旦中文系、日本、美国等地对中国新诗讲稿、演讲的整理与再创作之作,索隐钩沉,颇有洞见,文字精炼隽永,情感真挚动人。此书涉及冯至、戴望舒、穆旦、卞之琳、艾青、海子等中国新诗史上绕不开的名字,把《十四行集》《萧红墓畔口占》《诗八首》《我爱这土地》等经典之作与他们的人生故事精妙地串联在一起,在谈诗歌的同时,也在谈人生,谈社会,谈时代,谈中国新诗诞生至今中国知识分子的上下求索、家国情怀、坎坷命运,细节令人动容。作者视野开阔,跨越中西,如写冯至时对照里尔克与斯蒂文斯的诗歌,写戴望舒时谈及魏尔伦与兰波,深厚功力可见一斑。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人文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 刘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晨亮(《当代》杂志主编)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作者刘铮系著名书评人,也曾被授予文学批评奖项,不过对其身份最精准的概括,还是“读书人”。他自称这组关注西文图书在华流传的文章,最初只是“有书癖的人痴气发作写来玩儿的”,然而能搜集到如此多现代文化名家的西文藏书,并依据实物考订源流、钩沉典故,绝非仅有兴趣与余暇便能完成,依靠的还是多年修炼出的“暗功夫”。因身在学院体制外,不受文史哲学科边界的束缚,这组文章以异于学术论著的文风,展示了阅读史与书籍史的活态例证,某种意义上也为“书话”这一被冷落的文体再度正名。书中共涉及三十七位曾活跃于民国时代的文人学者,均有与藏书的精彩故事,特别是其中谈及吴宓与辛克莱小说《大街》、杨刚中断的文学志趣、周一良对语言学理论的涉猎、于赓虞的西方文论阅读、赠送诗集给沈宝基的挚友等,相关文章均提供了新的材料、打开了新的缺口,让我们得以重新认知或想象那一时代的文学史、学术史和知识分子心态史。
嘴上说着要相信科学,背地里偷偷翻玄学的黄道吉日
真NT,手底下有机器人,特别是哨兵这种多功能机器人。完善哨兵了然后爆兵就是了,到时候位面战争直接堆过去就行了。
探照灯好书9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佳作发布(上),“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9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翻译 | 人文社科 | 传记 《列维-斯特劳斯传:我们都是野蛮人》(上、下) [法]伊曼纽艾尔·卢瓦耶 著 俞俊 马莎 译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拜德雅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单小海(诗人、投资人) 结构主义必然导向文化平等主义。一旦人类学家客观地看待自身和我们的原始部落兄弟,那么,他就不得不承认“普遍平等的真理”。荣格认为人类共享同一套无意识原型(集体无意识),而列维则认为人类心灵不存在普遍内容,而是具备同样的基本结构。“ 野蛮人的生活看起来简陋,但是他们同样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在混乱中创造了秩序”“。通过《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野性的思维》这几部经典著作,列维用高等文明最精致的工具,证明了原始部落的心理和文明人一样高超和精巧,从而证明了原始社会和高等文明的平等性——“结构”把原始社会和西方、把部落和纽约、把白人黑人和其他人种连接起来,让原始社会和弱势社群重新成为人类的一部分,让人类恢复了其整体中天然包含的多元性。 在列维手上,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学说、一面旗帜,而是一种探索的工具和方法论。他甚至雄心勃勃地要以此来改造和重建二战后的社会科学——一直以来,面对科学主义,所谓的社会学科始终有一种内在的自卑、紧张与焦虑。而列维相信,所有的社会学科都需要实验、需要验证、需要规范,才能建设成为真正的“硬科学”,而不是自外于科学主义的传统。结构主义,不仅仅是新生的人类学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所有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 二战后西方学术的城头大旗变幻,尤其在后现代各种主义的喧嚣中,结构主义似乎显得安静且过时。但即使是他雄辩的学术对手也承认,结构主义已经永远地改变了艺术史、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而列维除了以四册《神话学》巨著来实践和完善结构人类学的矩阵,也一直保持着对重大历史时刻的敏感,保持着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二战后,各国纷纷独立,列维说,我们大家都有权利要求同等的尊严,没有人应该洋洋得意地认为自己的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晚年,他又对另外一种威胁忧心忡忡,他将之称为“卑躬屈膝的文化一致性”。列维和我们一起经历了被科技革命、经济紊乱、道德混淆、政治惰性和巨大空虚感所困住的21世纪,百岁高龄的他坚持用一种属于过去的精辟和优雅,念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关于同性婚姻、无性繁殖,关于批评的自由,关于某些当代艺术的毫无价值。在他的百年诞辰,在活着进入《七星文库》之际,他告诫我们,“人有责任去生活、去奋斗、去思考、去相信,最重要的是保持勇气。” 在这个意义上,列维·斯特劳斯还活着,穿过他炯炯的结构化透镜凝视着我们这万象迷离而又冲突不断的人间。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全两卷) [英]扎拉·斯坦纳 著 石志宏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这是一部异常厚重、详实的巨著。作者聚焦在1919年—1933年,欧洲从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未完全恢复过来,经历了短短10多年的和平,便又迅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所谓理性、秩序、约束、平衡等,统统了成泡影,可一战后列强均积极投入了“世界秩序的重建”,参与者骄傲地认为,他们会亲手缔造永久和平,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 本书作者基于前人研究的丰厚积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欧洲体系,却未能完成重建。美国参战、苏联崛起,乃至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使欧洲格局大变,但各方提出的应对之策难以统一:列宁渴望“无赔款无割地的和平”,因为俄罗斯在一战后损失了在欧洲的1/4领土,以及40%的人民;威尔逊则提出十四点计划,重点在民族自决,固然充满正义感,激励了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但也带来吊诡的结果,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在自己内部进行了镇压;英法虽提出理性主张,但它们更关心如何让德国再也无法崛起,不惜使阴招;德国投降带有偶然性,因内部意见不统一,当局又采取不断拖延的手段,导致矛盾日益激化…… 那一代政治家普遍向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黄金时光”,以为回到过去就是最佳结果,但时光不会因怀旧情绪而倒流,它总会翻出全新的一页。从结果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新秩序不过是各说各话之下脆弱平衡,成了下一次战争前的休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政府对民间资源的汲取能力,乃至整体控制能力大大加强,因此背上了更大责任。任何问题,人们都会想到政府解决,不愿在社会平台上去博弈,社会纷争变成政治纷争,而一个过于刚性的环境中,决策风险会大大增加。本书跳出国际政治的单一视角,从经济、市场、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对这段历史予以综合、整体的观照,故本书以惊人的体量和多方面的卓识,给读者以全面滋养。 翻译 | 人文社科 | 回忆录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李小钧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大方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潘凯雄(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是文艺评论泰斗布鲁姆生前最后一部重磅作品,阅读这部凝聚着他毕生阅读经验的“文学回忆录”,犹如跟随着他经历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从中可看到这位当代伟大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和思想史上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一批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诸如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济慈、惠特曼、乔伊斯、普鲁斯特和托尔斯泰等等,他们自布鲁姆幼年时代就萦绕在他心头,也都在他之前的著作中论及过,但在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对它们重新加以诠释,依然给读者带来了新鲜感。
探照灯好书9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佳作发布(中),“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9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翻译 | 人文社科 | 人文哲思 《书写还有未来吗?》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著 朱恬骅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4年9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列(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创始人) 历史始于书写的发明。如果书写的艺术将沦入遗忘,或者,如果它将屈从于画面制造,那么,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就会终结。 如果一个人检查某些美索不达米亚的瓦片,他可以看到,书写的原初目的是促进对图像(image)的破译。那些瓦片包含了用圆柱形印章印在上面的一些图像和用一支铁笔刻上去的“楔形”符号。“楔形”符号形成了线,它们明显意指与之相伴的图像。它们“解释”“说明”“讲述”图像。 人们会问,为什么六千年前,人们要努力用概念的世界取代想象的世界,为什么书写被发明出来。人们还会问,当下,因为一种“新的图像文明” (读图时代和视频垄断),书写似乎正日薄⻄山。但回答是:在今天,通过文本的帮助去解释图像依然是有用的。 本书是1987问世的一部前瞻性著作,作者弗卢塞尔提出,在文字排列的意义上,书写并没有未来,现在通过书写传递的一切、以及许多无法通过书写传递的东⻄,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以记录和传递。为了在跨越千年的文本和实践中找到共同点,弗卢塞尔回顾了最早的书写形式以及相关的书写实践,并展望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文本数字化。 在弗卢塞尔看来,尽管与数字媒体相比,写作有其局限性,但它是历史意识、进步观念和批判性探究的基础,虽然文本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最终可能会变得多余,但写作艺术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演变成新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以]尤瓦尔·赫拉利 著 林俊宏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先见 2024年9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本书是因《人类简史》而红极一时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第四本书,延续着作者的一贯思路,从信息的角度反观人类,但增加了AI等方面的思考,这是此前未涉及的内容。 赫拉利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冲出原有生态位,关键在于说谎的能力。谎言赋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使其空前团结起来,主动掌控命运。当然,说谎常会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诸如理想、信仰、未来、永恒等,它们无一例外,都编造出一个“过去—现在—将来”的图景,暗示只要了解过去,就能把握现在,从而创造未来。但说谎毕竟是说谎,并非真实的知识。 在赫拉利看来,这些说谎的技术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信息,而信息的产生仰赖于人脑,它高度精密、复杂,但古代中国人,乃至其他文明中的人,都坚信信息不是智慧,他们认为智慧源于心,而非脑,智慧可将人类带向更高处,信息则不行。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电脑出现了,在它的帮助下,彻底压倒了心。 今天能说谎的不再只有人脑,还有电脑。在过去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的大脑重量不断增加,已达物理极限,而电脑的增长却没有物理极限,它会不断膨胀,虽然它是否会拥有自由意志,仍是未知数,但毫无疑问,电脑的加入肯定会彻底改变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而从历史看,每次连接方式的改变不仅意味着提升,也意味着巨大的灾难,人文世界日益边缘化,生活失去目标,灵魂成了笑话,个体正日益被工具化——是人创造了连接,可连接的权力正在日益扩张,个体反而被它奴役。赫拉利希望通过梳理既往连接方式变化后的一次次悲剧,发出警世危言。 翻译 | 人文社科 | 艺术 《当代艺术:1970年代之后》 [英]布兰登·泰勒 著 赵炎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海蓝(前腾讯文化编辑) 《当代艺术:1970年代之后》是关于当代艺术的一部百科全书,覆盖绘画、雕塑、行为艺术、建筑、数码影像等领域,串起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反殖民主义、反消费主义等思潮,深刻、详细、全面,脉络清晰。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诸多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层面,更深入揭示了他们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关系,涉及波伏娃、列维-斯特劳斯、弗洛伊德、拉康等思想者内容,视野之宽广远胜同类作品。读完此书,读者会明白为何艺术是反叛的产物、自由的产物。 翻译 | 人文社科 | 城市史 《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 [英]巴里·哈顿 著 马雅 张崇静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4年8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里斯本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城,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里斯本先后被摩尔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征服过,作为葡萄牙的第一大城市和首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斯本找不到存在感——当时的葡萄牙是欧洲边缘,耕地少,无矿产,里斯本以贫穷著称。 1755年,里斯本遭遇了欧洲历史上最强的地震,2/3建筑倒塌,一场燃烧了6天的大火差点将里斯本彻底抹去,沙滩都被烧成了玻璃。正如本书所写:“土、水、火:感觉就像是上帝的愤怒,就像《旧约》中那样。”为了吃上一口饭,人们纷纷从里斯本踏上海上冒险之旅,只有1/3的人还能活着回到欧洲,当时帆船的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一般会用6年。里斯本人甘愿冒风险,有一种内在的豪迈与粗犷,如今这已成为里斯本城市性格的一部分。海洋也给了里斯本以回馈——全盛时,葡萄牙领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成为海洋帝国,而里斯本自然也就成了“海洋女王”。 本书作者在里斯本生活了30年,他善于从细节中去描摹里斯本,这个城市充满了吵闹、混乱和自负,却有无可替代的魅力。在作者看来,里斯本的光线便与众不同,除了强烈的阳光外,夜晚还有绚烂的灯光。里斯本的街道尤其迷人,特别是当你雨天走在上面,这种小路是对古罗马的致敬,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中国的澳门、安哥拉的罗安达等地,都能看到这种小路。然而,葡萄牙作为曾经的全球贩奴第一大国,里斯本的很多街道都是奴隶铺成的,就在这些血泪铺成小路上,许多历史人物曾经走过,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生活。 在本书作者看来,里斯本的一切都让人不如意,但我们所经历的人生,乃至这个世界,都不完美,不完美的东西总是更让人心旷神怡,所以人们会爱上里斯本。
厉害了,沈于归的身份越来越有趣了呢…… 我给卡牌做了升级!你觉得如何?
我给卡牌做了升级!你觉得如何?
作者对感情的描写很好,下次别写了
我给卡牌做了升级!你觉得如何?
真NT,手底下有机器人,特别是哨兵这种多功能机器人。完善哨兵了然后爆兵就是了,到时候位面战争直接堆过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