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关注
纳西妲,
帮我看一下还有没有提升空间书很好看! 可以看一下 !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轻小说
·连载
·45.4万字
·无敌流
·日常文
加书架
11-01 16:20
全部回复
别让我吃到毒的书
有条件可以抽整个书呆子
2楼 11-25 23:11
赞
勿¥念
耶耶耶
3楼 11-27 12:30
1
书友20230201260895
怎么不更新了?
4楼 12-02 08:51
赞
更多热帖推荐
我给卡牌做了升级!你觉得如何?
《八戒回大唐之犬奴李二三》八戒说,打工,在哪里都一样,辛苦而没地位……
蛇蛇委屈🥺蛇蛇震惊😨大蛇拖人下水!这一章太好玩了,棠妹暴怒,公西仇小马甲掉了又不完全掉,期待明天的更新
推荐一本好的起点新书!书荒的人可以去看下 书名为兰亭光尘
好书,感觉这本书,就是专门写给我这种苦逼高中生看的。又想学,又不会学,还想娱乐——所以老天让我找到了一本奇葩小说——专门讲高中生学习方法的小说。情节既热血又搞笑,这是我第一次学习的时候笑的这么开心的
探照灯好书8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佳作发布(上),“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8月十大人文社科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经济学 《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 刘光临 著 李春圆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4年7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在“传统中国何时走向近世”这一议题上,向分两派:一是“唐宋革命论”,认为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身份制解体,商税基本替代了人头税,民众可自由迁移,实已跨入近世,为全球最早;一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明清才出现全国市场,后来所见种种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皆完形于明清。二者都承认中国古代出现了两次市场经济高潮,但两次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何都没取得结果,二者的不同是什么……凡此种种,语焉不详。 本书则提出新见:元朝至明初,皇权主导的管制经济崛起,导致市场经济大倒退。到朱元璋时,不仅人头税又成税收重点,且民众被套在各种户籍中,不得随意改变职业、居住地、身份等,易物交易卷土重来,普通农民基本不再需要货币——宋代农民拥有的货币量是明代中期农民的7—10倍。表面看,明初物价迅速稳定,甚至低至宋初水平,但农民生活水准只想当于宋代的50%。 朱元璋剑走偏锋,因宋代疆域小,尤其是南宋,有效管控面积有时只有260万平方公里,元朝数倍于此,明朝期望像元朝那样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足以支撑更复杂、更大型的任务,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明朝建立百年后,仍未能实现休养生息的目标,社会反而走向贫困化。 为逃避人头税,农民谎报户口,大量人口逃离土地,基层管理几近失控,到1500年,明朝已不得不从默许市场经济到承认市场经济,可在明朝的家法中,没有相应的管理工具,也无法为这些管理工具建立合法性,只能便宜行事,则政府税收增加有限,最终被外患、天灾、内乱、低效率、白银供给不足等拖垮。 本书最大优点在于研究方法上有突破,解决了史料不足的问题。作者通过对市场拥有货币量、人口密度等参数加以考量,以经济学专业知识反观历史,大大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想象力,在传统的忠奸论、草原与农耕冲突论、土地兼并论、小冰河期论等之外,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东南欧(1354—1804年)》 [匈]彼得·F. 休格 著 张萍 译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单小海(诗人、投资人)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奥斯曼帝国横亘欧亚,阻隔了东方西方的交易和交流,以至于欧洲不得不转向大西洋寻找通向财富之路。今天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这一说法不但有失偏颇,甚至有点颠倒因果。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远洋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横跨大洋的低成本贸易成为主流。而随着新大陆被“发现”,人类拓展了自己的版图,地中海成为“内海”,意大利、土耳其在世界体系中沦为配角。伊斯坦布尔不可避免地从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变成了一个摇摇欲坠的旧堡垒。 传统帝国的转型何其艰难。二十世纪初,风雨飘摇的满清帝国、俄罗斯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无不分崩离析。奥斯曼土耳其作为多民族、多信仰的专制帝国,同样无法在民族主义的浪潮中得以幸免。幸运的是,青年军官凯末尔挺身而出。凯末尔上台后,自上而下成功推动了现代土耳其向世俗主义的转型,“共和、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世俗和改革主义”五大原则被写入了土耳其宪法。 但是真实的社会转型远比振臂一呼的革命艰难得多。强大的伊斯兰势力退守乡村和民间,静水流深。近些年来土耳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债务、通胀叠加,伊斯兰势力与民族主义合流,重新左右了土耳其的内政外交。尤其在埃尔多安上台后,更是加速了伊斯兰化的进程。他打出的“新奥斯曼主义”的旗子,致力于提升土耳其在前帝国版图内的影响力,主要手段无非是三板斧:投资、基建和经济援助,加强文化自信和输出,对地区事务积极参与甚至高度干预。这一政策迎合了国内民众的心理,赢得了一些穆斯林国家的欢迎,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土耳其“帝国回归”的警惕——“一个幽灵,奥斯曼帝国的幽灵,仍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空盘旋”。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英]沈艾娣 著 赵妍杰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理想国 2024年7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1793年夏,英国政府派往清朝的大使乔治·马戛尔尼远渡重洋,率使团抵达承德觐见乾隆帝。《翻译的危险》不仅写这次外交活动的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更注意到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让他们的人生沉浮与使团出使交织在了一起,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就像本书副标题“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所提示的。 作者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是牛津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牛津大学中国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乡村、地方宗教与社会、清末以降的社会文化等,擅长将全球视野与微观史研究方法相结合。《梦醒子》《传教士的诅咒》《翻译的危险》是沈艾娣的“山西三部曲”。“翻译”在中国现代化的路线图上的意义应该被更充分地被揭示出来。这种揭示不只是沈艾娣类似《翻译的危险》的微观史,也应该有更长时段的“翻译”的中国现代史;不只是有历史著作,也应该有其他人文社科著作,包括文学。
我给卡牌做了升级!你觉得如何?
只要俞主任下刀开皮暴露术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啊,
我给卡牌升满星了!你觉得如何?
这本书作者没看过遮天?四极大帝姬皓月都不知道?
遮天女主要不是姓姬,真就被主角背地里灭多少次了。
这两个汪直以前一直搞不清,怎么一个大太监就跑去做海盗了呢?还是海盗头子被抓到阉了送进宫当太监?这也太离谱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两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