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滋补养生粥在线阅读
会员

对症滋补养生粥

王晶主编

保健养生 / 药膳食疗 · 5.5万字

更新时间:2017-11-07 15:55:30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诗中所谓“食粥致神仙”,是说粥有补脾和胃、清肺强身、疗疾之功。经常有选择地食粥,能使人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样超脱尘世、长生不老。清代名医王世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大特色,对于个人来说,喝粥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本书依据传统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以五谷杂粮为基础,针对五谷杂粮不同性味进行了科学搭配,并介绍了详尽的制作步骤、烹饪技巧和养生小知识,让读者可以轻松做出美味又营养的粥膳。

上架时间:2015-01-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书友吧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古言 粥道 养生

粥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人饮食的一大特色,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4000年历史中,粥这一饮食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而粥作为食疗药膳,则在2500年前便开始了,这点《史记》中就有记载。

人有人言,粥有粥道。对于我们,粥既是一种对我们身体来说必不可少的日常饮食,也是一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学问。是学问,当然自有它的道理。不过,古人论述粥道,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散见于诗词之中。

古代诗人、词人在品尝和欣赏美食的时候,提及最多的便是粥:梅花粥、豆粥、茯苓粥、腊八粥等,使粥也充满了书香之气。这意境就好比是午后品茗,越品越醇香,再品亦不感到腻味。曹雪芹深谙食粥养生之道,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养生粥品数不胜数,在书中的多个章节里多次提及多种粥品,细究之下各有养生妙用。《红楼梦》中提到的粥有:宝玉酒后喝下的半碗碧粳粥,贾母独享“金贵”之品红米粥,紫鹃为病重黛玉熬制的江米粥等。大米、小米我们都很熟悉,而《红楼梦》中的“碧粳、江米、红稻米”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碧粳也叫做京米,是在清代年间专门供给皇室享用的优质大米,以形状细长且米的颜色呈微绿色、烹制时有香的品种为佳。《本草纲目》云:粳米,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粳米煮粥时,浮于粥面上的浓稠物体即“粥油”,乃米粥精华,富含维生素且易于消化吸收。江米则是糯米,有白、黑、红三种颜色。虽说江米是普通食品,但是熬煮成粥后却有温养胃气的食疗功能。不过,糯米粥的黏性强,脾胃虚弱和消化功能欠佳的人不宜多吃。红米即是红糯米。

虽然很多人都说喝粥养胃,粥也适合绝大多数的人喝,但是实际上,喝粥也是有讲究的呢!比如:从食用的次数上来说,一天一顿即可,不宜每日三餐都喝粥;虽然说粥易于消化,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要挑选适当的食材来熬粥……

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健旺则“百病除”。养胃健脾,喝粥最宜。跟山珍海味相比,粥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最能健脾胃的。明朝的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粥就有着高度的评价,称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则是清代的医学家王士雄对粥的赞誉。

做粥时,对食材的挑选也有一些小技巧。我们都知道杂粮比起精细粮食的营养更加丰富,人们吃杂粮的主要原因是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但是如果按照人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来制作,即简单地将一种杂粮直接熬煮成粥,不但口感单一,而且营养也会在烹制过程中有所流失。

所以,本书将针对于不同的病症,来推荐适合的养生粥,并且结合了人们对口感方面的需求,将每道养生粥在原有的制作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让粥这一健康饮食适合更广泛的人群食用。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第一时间看更新
继续阅读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