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在线阅读
会员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

闫寒

成功励志 / 心灵与修养 · 15.1万字

更新时间:2016-02-26 15:44:52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撷取《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溶于现代生活理念,退却纷繁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困惑,消除人们因万千事态而产生的焦虑。愿读者能从老子思想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家园,从而活出最阳光的自己。一部现代人进行自我心理修复的范本,一部教你从容生活于世间的智慧真经。取国学奇葩以润心,调心灵鸡汤以自养。《道德经》是现代人真正的心灵鸡汤,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其阐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于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抑郁及心理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西方的马斯洛、罗杰斯、荣格,日本的森田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都曾将道家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实践。

上架时间:2009-01-01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书友吧 1评论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第1章 掬一捧阳光,照亮圆满人生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幸福时的欢畅、顺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和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汤,每种滋味都有可能品尝。

然而,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做最阳光的自己,人生就可以操之在我。

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它沐浴万物,让世界充满向上和成长的力量;它坦荡无私,播撒着快乐与博爱的光芒。

一个阳光的人,总是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挥洒,勇于选择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不受尘世的约束却又深情细致;在任性与认真之间,不管是守着边缘或主流的位置,他都能在漂泊移动的生活中,体悟人生。

有阳光,当然也会有阴影。当阴影来临时,就是自我沉潜、韬光养晦的时机。即使阴影仍在头顶上盘旋,阳光的人却没有悲伤,因为在他们的内心还留有幸福的余温。

人生阳光与否,其实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外部世界是一回事,我们的内心又是另外一种境界。如果我们的内心觉得满足和幸福,我们就快乐;我们的心灵灿烂,外面的世界也就处处充满着阳光。

一个刚入寺院的小沙弥,心有旁骛,忍受不了寺院的冷清生活,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这一天,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悬崖,就在他紧闭双眼,准备纵身跳下时,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寺院的老方丈。

小沙弥的眼泪马上流了出来,他如实告诉方丈,自己已看破红尘,只想一死了之。

老方丈摇摇头,对小沙弥说:“不对,你拥有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你先看看你的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弥抬手看了看,讷讷地说:“没什么呀?”

“那不是眼泪吗?”老方丈语气沉重地说。

小沙弥眨眨眼睛,又是热泪长流。

老方丈又说:“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弥又摊开双手,对着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阵,不无疑惑地说:“没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对小沙弥说:“你手上不是捧着一把阳光吗?”

小沙弥怔了一下,心有所悟,脸上也泛起丝丝笑容。

只要心中留下一片阳光,纵使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你的世界也会明媚而温暖。掬一把阳光,整个太阳便笑在掌心里,魅力四射。

面对生命时,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和看法,在解读生命的同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智能。在生命停泊的港湾,你可以沉淀、驻足、优游,也可以暂停、休息、思考,或者选择暂时的空白,也许你还可能因此而获得生命的“觉悟”。

我们何不为自己的心灵敞开一扇门,让自己通向更高层次的觉悟,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和自己的本我愈形接近,最后,探源至精神的最光亮处,获得人生的圆满。

作家焦桐说:“生命不宜有太多的阴影、太多的压抑,最好能常常邀请阳光进来,偶尔也释放真性情。”

爱若是生命的原动力,觉悟就是生命的源头,而生命就是阳光,活着,就是要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生命透过不同形式的传达,有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生命里确实承受不起太多的阴影,在生命停泊的港湾,让我们一起邀请阳光走进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做最阳光的自己。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继续阅读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