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治法心要在线阅读
免费

丹溪治法心要

朱震亨

公版免费书 / 经史子集 · 17.3万字

更新时间:2015-12-19 11:25:57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明高宾校。八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嘉靖二十二年(1543)高氏校正重刊。约十六万四千字。卷一至卷六第九十,为内科诸疾。卷六第九十一至第百二十一,为目眼、口齿、痈疽、疮疡等诸疾。卷七,为妇人科。自经病至妇人杂病共十一条。卷八,为小儿科,自初生至杂方共二十四条。另附医案拾遗。共载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证百五十六种。每一病证皆标以序号,一条一病或一证,对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理论根据,诊治大法,立方遣药等,均指明要点,要言不繁。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多种病证与气、血、痰、郁有关。选方用药则先确立主方,而后视病因不同,分别予以加减。在治法上,提出很多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及独特见解。病证后多附有验案以证之。书中所论体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对临床颇有实用价值。高氏云:“《心法》言心而不言要,《医要》言要而不言心。此则曰心又曰要焉,虽一家之言互相出入,而此书之视二书,则尤精备焉”。故宜与《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等书互参。有宣统元年(1909)武林肖氏依明版铅印本,一九八五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品牌:汇聚文源

上架时间:2015-09-01

出版社: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汇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书友吧 2评论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第1章

高刻丹溪治法心要原序

医学之有丹溪,犹吾儒之有朱子,朱子盖惟深于其道,而有真独得之妙,则凡立言成,足以继住开来,师法百世,莫之或违丹溪之为医南者多矣。成化间又有《心法》之刻,弘治间又有《医要》之刻。此外,又有《心要》一书,则所家藏而未出者,近岁虽已刊行,而鲁鱼亥豕,讹舛特甚。吾侄子正潜心斯道之久,而常寤寐于丹溪之心,故于是书尤注意焉。又诚不忍坐视其谬,以误天下也,遂加手校而重刻之,俾同于人以共跻斯民于仁寿之域,虽极劳费所不辞焉,可尚也已。吾因错伍三书而互观之,《心法》言心而不曰要,《医要》言要而不曰心,此则曰心又曰要焉。盖虽一家之言,互相出入,而此书之视二书,则尤精且备焉。盖实溪精神心术之微,凿凿乎流出肺腑者矣,此《心要》之所由名也。后世求丹溪之心者,舍是书何以哉?虽然,尚有说焉。轮扁曰∶不疾不徐,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臣不能授之于子,臣之子亦不能授之于臣,正谓上达,必由心造,非可以言传也。书之所存,特妙用之迹尔,认以为心则误矣。求丹溪之心者,在吾心有丹溪之心,而后可以妙丹溪之用,极深研几,察微知着,虚明朗彻,触处洞然,此丹溪之心,妙用之所从出者,亦必由学而后至也。人必研精覃思,学焉以至乎其地,则丹溪之心,不难一旦在我矣。使不求心其心,而徒求其迹,吾恐是书不免仍糟粕尔。吾故为读是书者,又致丁宁如此云。

嘉靖癸卯岁十一月朔旦江阴林下茧翁高宾撰。

重印丹溪治法心要序

是书为明高叔宗原刻,海内绝少流传,戊戌夏澍于旧箧检获之,反复寻玩,粗识其意,按法施治,常获奇效,士大夫稍稍有推澍知医者,实是书之力居多。坊间仅有《心法》一书,《医要》已少概见,先生晚年,取二书所未尽者,斟酌损益,成此定本。虽一家之言,不无先后出入,其精粹自非二书可比,时论以医家之有丹溪,比之吾儒之有考亭朱子,着书几历年所,诚意一章,至暮年而始定,可知古人立言垂世,未敢苟焉而已也。惟原书沉郁日久,边角颇遭蠹蚀,幸字迹烂然,一开卷间英光宝气,奕奕纸上,非有神灵呵护不及此。适苏省大吏创设医学研究所于城南,吴中名医悉萃焉。澍备员其间,偶称引及之,咸以未睹是书为憾,且惧其历久而湮没也,爰为集资重印,以公同好,世之讲丹溪学人或有取焉。

宣统元年己酉孟夏之月后学钱塘萧澍霖谨识。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继续阅读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