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1-24 16:53:21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谢枋得著。作者原有各类诗文64卷,已有散佚。本书系明人刘隽编集刊行,凡诗3卷、文12卷、附录1卷。作者为宋末元初的爱国文人,作品大都是抒发强烈的民族气节。其上留梦炎的《却聘书》,义正辞严,拒绝投降元朝,表现出凛然的正气。在《与李养吾书》中,强调“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能夺人之心。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反映了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气概,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集中诗歌风格苍凉。如《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以梅花的坚贞喻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心。《北行别人》为被迫北上前夕,以死明志的誓言:“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忠孝大节,炳著史册,却聘一书,流传不朽”,“其他文章,亦博大昌明,具有法度,不愧有本之言”。《叠山集》16卷有明景泰五年(1454)黄溥等刻本、成化二十一年(1485)王皋刻本、嘉靖十六年(1537)黄齐贤刻本。另外,尚有2卷、6卷、10卷(文集5卷、外集3卷,卷首1卷,末1卷)等不同分卷的谢枋得集。
品牌:汇聚文源
上架时间:2015-09-01
出版社: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汇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章非辞藻要皆本于徳也徳而文则可以扶世道立纲常人之徳亦资以成欤苟徒文则辞焉尔不犹空靑水绿于世何用哉此惟宋故叠山先生文节谢公之为文无一不本于徳凿凿乎如谷粟布帛世不可无也始公仕宋适丁季世即倡大义以诋权奸提孤军以保封疆及事不济妻子弟侄并死于狱亦无顾恤宋旣替命而犹拳拳以宗社为念志欲存赵氏之孤守孤竹之操故其迟回盖有待焉奈何失身之臣不谅公之心欲假以自揜百计诱公事元力拒不起至有执公就道遂不食弥旬直抵燕京而絶呜呼公之死可谓从容就义矣世但知公之忠而不知有其孝也昔公之尊考尝倅浔以事忤董使者被劾以死曁公登第而董执政公誓不与相见竟不台叅以归日以奉毋为事务得欢心虽值丧乱辄弃妻子躳负以逃此公忠孝之徳岀于天性故其形于著述者有易诗书三传诸书行于世人皆诵之无庸议矣惟杂着诗文六十四卷藏于家屡经兵燹存者无几而予友监察御史黄君溥澄济与公同乡邑慨公之文散逸恐泯泯无传乃多方采辑得若诗若文总如千篇正其讹谬各以类归厘为十六卷间以示予曰惜乎先生之文仅此岂以少而自私乎将绣梓以传子盍叙诸予读而叹曰大钧播物罔间巨细夫以一草木之微足以识造化之理公之为文一字一语悉忠孝之所发即是足以见公之徳而能感人扵千载之下如读上程雪楼书则孰不兴夫孝而世之忌亲夺情者始见为不仁读上刘忠斋书则孰不慕乎忠而世之弃君保身者始知为不义其余诸作无一不在是所谓扶世道植纲常以成人之徳者诚有赖焉此固不可无尤不必多也虽然公以孤臣特立扵北风雨雪之间断蓬残叶几何而不危乃欲屹砥柱于中流回狂澜以东注千挫万磨愈刚愈劲则公之忠诚可以贯天地薄日月其文章留扵宇宙者上而为祥麟威鳯下而为芝草琅玕有不待是而后传夫以御史君之及此者盖其风节有得于公以之而资化本也儁以斗筲辄敢僣踰者谬持区区以附泰山之毫芒也公讳枋字君直叠山其自号文节其门人私谥也信之弋阳人其岀处大节与夫行义之详具于本传与神道碑云景泰五年甲戌岁夏六月后学庐陵刘儁克彦拜书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