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12-08 16:25:29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
品牌:金石海纳
上架时间:2014-02-01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金石海纳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的源泉,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所以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超越一切。
食物的养生效用,我们的祖先早有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为人们的合理饮食提出了原则和模式,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说,稻、麦等五谷,内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糖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热量和能量,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五果、五畜、五菜等为副食。五果,指的是各种水果;五畜为猪、羊、牛、鸡、鸭之类,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和脂肪;五菜是指各种蔬菜,内含各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微量元素。只有各种食物搭配合理,才能满足人体机能活动的各种需要,人才能少生疾病,使生命长久。
另外,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中药本出一源,都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从中国医药学的观点看,中药的性质可以用“四性”(四气)和“五味”来说明。每一种中药,都具有“四性”中的一种“性”,并具有“五味”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味”,如黄连性寒、味苦,附子性热、味辛。而每一种食物也都可以用这种分析中药性质的方法来说明它的性质,如苦瓜味甘苦、性寒,干姜性热、味辛。
同理,不同性质的中药,具有治疗不同疾病的效用,如苦寒的中药能够治疗温热病。不同性质的食物,也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类似性质的中药的治病作用,如苦寒性质的食物与苦寒的中药一样,可以用来辅助治疗温热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药和性质类似的食物,对于治疗某种疾病都能起作用,食物虽然不能取代中药,却也具有养生和治病的功效。
本书根据这种认识,用中国医药学的观点来分析各种食物。这里,将食物分作谷物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食禽蛋类、水产类、饮品类和调味品类等九大类别。对各类中每一种食物的性味与归经、主治疾病、采购与保存、烹调须知、食用宜忌、药膳食谱等诸项一一作了说明,使广大的读者朋友能够轻松阅读查找养生治病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方便地将人体保健、康复寓于日常饮食之中,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