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分 131人评分
更新时间:2014-12-05 17:04:11
学习方法的好坏只能用我们学习的效果来判断,因为,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于学习过程,有效地完成我们的学业才有价值。
品牌:金石海纳
上架时间:2005-11-01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金石海纳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要学会强迫自己天天读书,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搁到明天。今天丢弃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了。
——苏霍姆林斯基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并为成功付出百折不挠的努力,一个人的幻想必定能实现。
——富兰克林
多思善疑学习法
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中庸》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环节中,三个环节的实质是思。朱熹把多思善疑的主张阐述得更加具体:“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有“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见解。
(戴震置疑)戴震是清代著名的大学者,他自幼读书时,就有敢于发疑,穷根究底的精神,王昶为他作的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十岁受傅,受《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其塾师曰:“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芽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芽”师应之曰:“此先儒朱子所注云尔。”又问:“朱子几何时?芽”曰:“南宋。”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曰:“东周。”又问:“周去来几何时?”曰:“几两千年。”又问:“然则朱子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这种多疑善思的精神,正是他后来能作出成就的起点。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