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之路在线阅读
免费

辅政之路

北城巷陌

历史 / 架空历史 · 6.2万字

更新时间:2024-10-09 15:50:16

璇玑倒逆七政乱,江山漫卷蚩尤旗。十二神将劫天子,二十八宿斗紫皇。一首箴言诗,引动天下风云,是谁在背后搅动天下大势,谁是布局者,谁又是棋子?风云过后,又剩下了什么

版权:创世中文网

书友吧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第1章 引子 震动朝廷的大案

大燕帝国,京城,监天司。

五月的京城天气已经开始变热了,晚上的夜空格外的晴朗,这一天晚上,监天司的主事魏永照常站在司天台上,望着天上的星宿,起初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但不久,天象开始发生变化,而魏永的脸色也由疑惑到惊讶道最后的害怕,魏永在权衡了半天之后,决定离开京城,再临走之前,他在院子的一面墙上留下了一首箴言诗:

璇玑倒逆七政乱,江山漫卷蚩尤旗。

十二神将劫天子,二十八宿斗紫皇。

大燕帝国,荆州,陶府。

陶谦是燕国的前户部尚书,告老还乡已有五年时间了,一家老小一百多口人在荆州生活的有滋有味,岂料一场血光之灾已经悄然到来。

这一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陶府上上下下都在为中秋节而忙碌,在邀请到本地的名门望族之后,一场热闹的晚宴开始了,一群人推杯换盏,整个陶府热闹非凡。

当宴会结束后,陶府上上下下又恢复了平静,这时,离陶府不远处的地方出现了一群黑衣人,小心翼翼的靠近着陶府,他们悄无声息的翻过围墙,亮出了明晃晃的刀刃。

为首的一个黑衣人沉声道:“一个不留,不要弄出声响,拿到东西后马上走,行动!”为首者一声令下,众黑衣人动了,不一会儿,陶府响起了阵阵惨叫。

第二天,当附近的百姓没有习惯性的看到陶府的下人开门打扫庭院,不由得心生疑惑,有人前去前门,却透过门缝看到了另他们终生难忘的画面。。。。。。

随后官府的人就到了,人们这才知道陶府遭难了,全府上下一百多口人无一幸存,整个陶府宛如人间地狱,此事震动了荆州,也震动了朝廷,皇帝下令,派出紫衣卫彻查此事。

两天后,紫衣卫就到达了徐州,接管了此事的调查工作。

荆州刺史刘恒等几位地方长官带领紫衣卫的一众人来到了陶府,当他们到达陶府之后,看见整个陶府翻箱倒柜像被人洗劫过一样,可看起来偏偏没少什么贵重东西,紫衣卫随即展开调查工作,这次带领紫衣卫的是一位统领,紫衣卫共分十二统领,对应十二生肖,来人是蛇统领李卓。

“李大人,陶府上下一共一百三十六口人,无一幸免,陶大人被害于自己的书房。”刺史刘恒对李卓回报着情况。

“带我去书房”李卓道。

一行人来到书房,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日,但在严格保护现场的情况下,还是事发现场还是保持了最初的样子,这也得到了前来查案的蛇统领李卓的肯定。

来到书房之后,众人看见整个书房乱七八糟,满地都是被打倒四散的书籍,李卓随手捡起来一本书,翻看了几眼,放到了书桌上。

李卓一挥手,跟在他后面的紫衣卫人员就四散开来,找寻有价值的线索,有人整理四散的书籍,翻看里面的内容,并在册子上详细记录下来,有人跟着仵作去了停尸房,看能否在已经遇害的陶尚书的尸体上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开展起来。

李卓目光扫过整个书房的里面,他随意的走到一面墙跟前,耳朵贴在墙上,轻轻的敲着,敲完几下又往前走了几步,重复一遍之前的动作,跟在后面的荆州刺史大概也明白了李卓是在找藏在墙里面的暗格。

一面墙大概敲打了一遍,李卓的手似乎有些肿痛,他又走到书柜前面,仔细盯着眼前的这个大书柜,半天不动弹,就在旁边的人以为李卓在走神发呆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见他眉头一挑,双眼微眯,盯着右手的一处地方,快步走了过去,抬手轻轻的压在一处木板上,见木架上没有反应,李卓稍微一用力,就听见细微的一声喀嚓声,在一阵细微的机关转动声中,一个隐藏的暗格出现在众人眼前,跟在旁边的刺史大人一脸佩服的神情。

暗格里面有一个小盒子,,里面空荡荡的,很明显,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不见了。

“刘大人,你去将前几日的受邀宾客请到刺史府,我要问话。”李卓道。

“下官明白。”刘恒转身离开。

李卓趁着这个功夫,去了停尸房查看被冻在冰块里的尸体。陶谦的脖子上有一道刀口,一刀致命。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伤口。

“看来凶手是个行家。”李卓在心里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仔细翻看了一遍尸体,暂时没找到其他有用的线索,李卓又返回了书房。

“李大人,人都到了刺史府。”去而复返的刺史刘恒道。

“去刺史府。”

刺史府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议论这几日陶府的惨案,在看见李卓等人进来后,大厅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李卓扫过众人,坐在了上座。

“诸位都是那晚的客人,有谁发现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吗?”李卓开口便问。

众人摇摇头。

离着陶府不远的地方有个茶馆,里面的人较之前有所减少,但还是有人,客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前些日子刚听说豫州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这几天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只怕最近我们荆州要不太平啊。”有客人道。

掌柜的道:“张先生,你真的这么认为?”

“你看今天从京城来的都是什么人,紫衣卫,这说明什么,而且我感觉事情不会只是陶府被灭门这么简单。”张先生抚着胡须道。

“看来这几日得少出门了。”旁边的一名灰衣男子道。

另一张桌子上的一名戴黑斗篷的人听了这些话后,扔下几枚铜钱,悠然出了茶馆。

刺史府。李卓在进行了半天的问话后,依然没有进展。

“刘大人,圣上让陶大人来徐州安度晚年,而今却遭遇了这等事情,圣上大怒,责令我等迅速查案,你是代天巡牧的刺史,你的治下竟然发生这种事情,圣上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李卓此言一出,刘恒大惊,道:“卑职知道,卑职一定尽全力配合大人查案。”

入了秋的荆州天气开始转凉,在陶府灭门案发生后,笼罩在荆州城的阴云越来越厚,让这个秋天更冷。

斑驳的城墙在夕阳的反射下,透出一股肃穆的气息,守城的士兵在城门口敦促来往的过客加快脚步,同时检查也比平时严了许多。

这时,二十多人骑着马飞奔而来,一名新兵大喊:“都停下马来!”

马背上有人喝道:“都闪开,想找死吗?”

来往的行人见骏马不停,纷纷让开路来,守城的士兵中有人大喊:“都停下来!直闯城门!你们想造反吗?”

二十多骑兵不理睬,飞奔入城,一名士兵举起手指的长矛向最后一人刺去,岂料那人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抡出手中的马鞭,照着士兵的肩膀狠狠的来了一下,士兵被抽倒在地,那人追上自己的伙伴,扬长而去。

士兵一手捂着自己的肩膀,大喊道:“兄弟们,快追,他们要造反!”

“住嘴!”守城门的校尉满脸怒色,一脚踹在大喊大叫的士兵身上,士兵被踹倒在地。

来往的过客都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守城门的校尉又冲了上去,想给士兵一脚,却被人拦了下来。

“你是头猪吗?你想害死我我们吗?你他妈长着几个脑袋啊?”校尉大喊道。

旁边的人拉住校尉道:“马校尉,有话好好说,他是个新人,别跟他计较。”

被唤作马校尉的人余气未消,朝着旁边的人说道:“老三,你刚才看清那帮人背后的刀了吗?”

“他们走得太快,我没有看到。”老三道。

“你怎么说也是个老兵了,怎么也没有看见他们腰间的光明刀呢?”马校尉道。

“什么!光明刀?”老三的声音陡然提高,“那!那他们就是?!”

马校尉道:“这天下,除了他们,有谁敢用这种刀呢?而他们都是跟在那个领头的人后面,我想,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那马校尉说的不错,闯入城中的一行人正是皇城的卫戍部队---大名鼎鼎的御林军。领头人是陶谦的两个儿子,在听说家中遭此大难后,他们星夜兼程,回到了荆州。来操办家中的丧事以及配合紫衣卫办案。

虽然已经在京城听说过这件事,但当陶谦的大儿子陶然和二儿子陶景来到陶府后,依旧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刺史衙门的停尸房见到了他们的老父亲,陶然和陶景都跪在陶谦的尸体旁,嚎啕大哭,刺史刘恒看到这一幕后,悄然退出了房间。

半晌兄弟二人才出来,“刘大人,家门遭此大难,希望朝廷能给我们一个交代,另外,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就要准备家里的丧事了。”长子陶然道。

“圣上已经派来了紫衣卫来调查这件事,不久之后应该就可以有个结果了,请两位节哀。”刘恒道。

与此同时,紫衣卫已经悄然在全城开始秘密调查工作,他们挨家挨户的密访,经过半个月的辛苦调查,紫衣卫还是在看似毫无痕迹的周边,挖出了一些证据,就在出发前,李卓让自己的心腹往京城送出了一封加急信件加给皇帝,而他,也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继续阅读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