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江湖在线阅读
免费

太吾江湖

带电的木鱼

武侠 / 传统武侠 · 8.8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24 21:30:00

入太吾,望天涯,要闯荡江湖;在江湖,酒醉心累,独怆然泪下;只叹一声,如何才能。江湖笑,恩怨了,是非曲直此间消。

版权:起点中文网

书友吧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第1章 天圆山腰,一方人家

董子安轻呼一声,手中的柴刀旋风似地连闪几回,一段碗口大小的树桩立刻被劈成了四根大小形状一样的木块,他拾捣起地上已堆成小土包般的木块,得意地向身旁的茅舍叫道:“爷爷,一柱香的时间,我砍了近二百根木块,今天晚上的炉火可要烧旺些呀。”

“知了知了。”茅舍内爷爷不耐烦的回应。

董子安伸直了脖子,往茅舍内打探,看爷爷在炉灶前忙得火热朝天的,又是手忙脚乱地为烧水添柴加火,又是手舞足蹈地为饭菜放油加盐,他顿时掩嘴窃笑。

“嘿,叫你斗蛐蛐输给我了吧,我也尝尝被人伺候的滋味。”

原来,是今日早晨,爷孙俩闲来无事,作了场促织决斗。三局两胜制的促织决斗下,董子安顺利地连胜两局,赢下了决斗,爷爷便要毫无怨言为他作一日伺候。

现在想想,董子安心里是美得冒泡,乐呵呵地。

索性现在没事,扫了扫地上的土尘,董子安便就地坐了下来,欣赏着星月下的天圆山。

天圆山方圆千里之内,黟山翠谷,花草繁盛。珍禽异兽,成千上万,名声美景层出不穷。但是这里地势险要,道路举步难行,时常又猛兽出没,就是连山下小镇的资深猎户都不敢深入天圆山内。

如今大周朝皇帝周文治励精图治、整理朝纲、减税重农,鼓励商业,同时大兴科举、选拔派遣得力的地方官吏管制中土大周治下的数十个州郡,又恰逢天公作美,自然灾害少之又少,可谓如今中原是一派歌舞升平、民生安定、盛世可期。所以,再也没有人愿意冒上生命危险在天圆山这种危险重重的山岳中讨生活。

自然而然的,整个天圆山成了人迹罕至的世外之地,唯有董子安爷孙两人常年居住在这深山老林中。

爷孙两人所居住的茅舍正是在天圆山中心地带,四周完全被高山峻岭和绵延无尽的树林所围绕,俨然是一个离世潜修的好地方。

夜深林静,群山深处时不时传来野兽嘶吼的怒喊,伴之而起的,是一片林中沉静的群鸟被陡然惊动,自空中呼啸飞过。

抬头仰望夜空,无垠的星河横跨整片漆黑,董子安记得这片星河的名字,它叫银河,爷爷曾在他年少好奇的时候说过。可董子安不曾记得,爷爷也没说过,他们爷孙二人来自何处,因何住在这黔山翠谷之中,董子安爹娘是何姓名,他们又去向哪方。

董子安支着下巴,痴痴地凝望着银河,只要他一闲下来,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出这些疑问,想得入迷了,就连茅舍里爷爷呼喊都没有听到。

这时,一道青云般的身影从董子安身后的茅舍里飘然而出,横掠三丈,落在了董子安的身前。一块石子不偏不倚,正正好好击中董子安的额头,疼得董子安龇牙咧嘴‘哎哟’一声惨呼,怒目看向身前的爷爷。

爷爷身高八尺,在董子安有限地认知里,爷爷比任何人都要高上最起码半个头,就是董子安这般身材,也要略微仰视爷爷。爷爷一头梳理得极为得体的苍白长发,一张清瘦的面孔,剑眉星目,显有不怒而威的气势。

“臭小子,叫你吃饭,你还不答应,找打。”

话音未落,爷爷便是不由分说地举拳打来,拳风凌冽,生得是虎虎生风,端的是勇猛刚武,一对肉拳此刻宛若拥有了开山裂石的力道,打将过来。

董子安早已习惯了爷爷这般说打就打的风格,当即脚下用劲,身子一跃而起,躲过了爷爷的拳击的同时,于空中身子一扭,翻身落到了爷爷身后,不甘劣势,握拳而出。

“太祖长拳!”

太祖长拳一招一式之间大开大合,豪迈奔放,拳脚挥舞之中威猛不失优雅,招式诡异却又威力凶猛,乃是爷爷在董子安年少时传授,为的是要他强身健体,于深山老林中拥有自保的能力。

“啪!啪!啪......”

爷孙二人眨眼间就交手数十招,同是使太祖长拳的情况下,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好小子,太祖长拳练得不错,如今也是可以接下爷爷数十招了。”爷爷欣慰地望着面前这个少年,张口夸了一句后,随即变招,一招“猛虎伏案”改抓为按,瞬间的变招让董子安猝不及防,刚打出的右拳未能见势撤回,立刻就被爷爷抓住破绽,顿时便被压制了自己的右拳。

取得优势的爷爷并没有继续出招,只见他放开了董子安的右手,悠悠然地说道:“好了,进去吃饭吧。”

董子安自知方才胜负已分,自己还是无法击败爷爷,心底略微泄气一下,不过立马就恢复过来,反正自己都输给爷爷这么多年了,都习惯了。

“爷爷,明天我还得下山一趟,今日拉下山买卖的山味还没卖完,我想趁早卖了它们,不然搁在茅舍里,别像上次那样,又臭了。”

“好。”

“爷爷,和我再说说外面的江湖武林吧。”

爷孙二人常常在饭桌上胡侃吹嘘,主要是董子安爱听外面江湖武林的故事,爷爷便喜欢添油加醋地将江湖轶事说了出来。无论说多少,董子安都听得有滋有味,随后就养成了饭桌上爱听爷爷讲故事的习惯。

爷爷闻言,皱眉思索,讲了快十五年的故事了,还有哪些江湖轶事奇事故事没有说过的,如此烦恼着、思索着,不禁就连手上吃馒头的动作都慢了许多。

思索了许久,爷爷方才徐徐说起。

“小寅子,你可还记得我曾说过。江湖之中,大大小小门派数目繁若星辰,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那十六大门派。”

这小寅子乃是董子安的小名,取自他寅时出生,爷爷常叫他小名,倒是董子安的大名他时常忘记。

董子安点点头,开口接着爷爷的话茬跟着说道:“十六大门派,双山五派一山庄,不问世事璇女门,独门绝杀界青峰,五恶世人皆是恨。

这少林峨眉双山乃是武林传世闻名双正派,武当、然山、空桑、华山、青城皆是侠义传天下的正道名门。

而璇女门亦如爷爷所创的打油诗中所说,不闻世间凡事,不涉江湖纷争。

至于界青门嘛,亦正亦邪,见钱办事,其门派拥有武林绝世一流轻功——神一品武功浑天移星功,来无影去无踪,还有一门不外传的暗杀武功,名字爷爷倒是没和我说过,估计爷爷也不知道。”

爷爷瞪圆了眼:“瞎说。”

“还有五恶,便是五毒教,金刚门,伏龙坛,血吼教,狮象门,江湖武林纠纷多如牛毛,大部分是这五大门派惹出来的....”

爷爷浅浅抿了口清茶,嘴角一勾,显露出微微笑容,心里却是颇感惊奇,要说江湖,便离不开武林门派,这十六大门派的介绍早在董子安六岁时,自己就当故事说了出去,没想到自己的孙儿多年过去居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楚。

他点点头,顺着了董子安的话继续说道:“至于铸剑山庄,那不过就是一个打剑的地儿,不必多心。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武林之中的隐世名门。”

每逢爷爷诉说武林时,就是董子安最感兴趣的时候,只见他放下了手上的馒头,好整以暇地等待着爷爷接下来的话。

“谈及隐世名门,这就要从六十年前五蛮乱中原开始讲起,那时,前朝宦官当政,昏庸当道,贪污腐败,又值当年中原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洪水猛兽,导致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之间,国力孱弱,实在难堪。

此时,境外蛮荒之地,原本是前朝藩国的五国禀性难移、贼心不改,瞅准时机,联军齐攻前朝,企图趁此时机,瓜分中原土地,抢占资源,覆灭前朝。

不出意外,毫无准备的前朝军队被对方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山河破碎国破家亡,本是一盘散沙的武林人士出乎意料的团结在一起,由当时的推选出来的武林盟主铸剑山庄的庄主千易率领,同仇敌忾,抵御侵略,保家卫国。

自那时候,众多隐世名门纷纷出世,霎时间,无数隐世无名的高手重出江湖,而大周国第一任帝皇周武宗便是在一队隐世高手的庇护之下,龙出江湖,集结了人士,揭竿而起。

不仅覆灭了前朝,还赶退了五蛮,收复失地,最终建立大周国。

至于那些出世的隐世名门,正所谓出世容易、隐世难,最终只得开山立派,植根于江湖之中。其中,当今武林的十六大门派中,界青门、青山派、铸剑山庄和璇女门皆是那些出世的隐世名门建立的。”

爷爷喝了口茶后,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所以当今隐世名门所剩不多,值得提起的,唯有两家。”

董子安问:“是哪两家?爷爷。”

爷爷道:“前朝慕容,南国段家。”

董子安听后喃喃自语、若有所思:“前朝慕容...南国段家....莫非是前朝皇室慕容家族和南国大域段世家?”

爷爷点头,肯定自家孙儿的猜想后,接着说道:“前朝虽然覆灭,但周武宗当时心软,放过一马,就且留下了慕容家族一条血脉,如今他们为了生存,早已隐姓埋名,化名为拓跋。日后你若见拓跋姓氏,那就是前朝皇室慕容家人。

至于南国大域,本就是一方小国,在五十年前被周武宗和平接洽收容之后,大域皇室段家就安居大理城,安静至今。”

说完了隐世名门,随后爷爷又谈及了许多江湖轶事,爷孙俩一人一句,一问一答,一派和谐安宁,聊着聊着忘却了时间,不知不觉月已高、夜已深,直到爷爷打了一声长长的饱嗝后,二人才意识到他们已经说了许久许久。

爷爷揉了揉肚子,向着董子安摆摆手,讪讪一笑:“罢了罢了,说多了说多了,不说了不说了,明日再聊,你赶紧洗澡睡觉吧,养足精神,明日下山买卖注意安全。”

“好的,爷爷,那我这就去洗澡了。”董子安咧嘴一笑,刚转身似想到什么,眉角一挑,返身说道:“爷爷,今早促织对决不过瘾,要不明天我们继续斗蛐蛐?”

“只要你输了,你再烧菜煮饭伺候我一天;要是我输了,随你吩咐,干啥都行。”

爷爷鄙视的眼神盯着董子安,感情这小子还享受起来,目无尊长,毫无孝敬老人之心,必须得好好教训一番。

爷爷瞪了董子安一眼,狠狠说道:“小子,这可是你说的,家里的独轮车太老旧,正想怎么忽悠你去再造一辆的,没想到你还送上门来,得,看明日老夫如何收拾你这臭小子。”

董子安乐了,就凭爷爷那几只歘歘,怎么可能赢得了自己今天刚抓的三品大将军呢,“那好,一言为定。”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新人免费读10天
继续阅读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