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5-24 11:23:18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4-12-01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四出祁山攻伐魏国,司马懿率张口、费曜等大将迎战蜀军。
诸葛亮兵至祁山,见魏军早有防备,便对众将说:“孙子曰:‘重地则掠。’也就是说,深入敌人的腹地,就要掠取敌人的粮秣来补充自己。如今,我们的粮草供应不上,我估计陇上的麦子已经熟了,我们可以秘密派兵去抢割陇上的麦子。”诸葛亮留下王平、张嶷等人守卫祁山大营,自己则率领姜维、魏延等将领直奔上邦。
司马懿率大军赶到祁山,蜀军并不出战。司马懿心中疑惑,又闻有一支蜀军径往上邦而去,不由恍然大悟,急忙引军去救上邦。
诸葛亮赶到上邦,上邦魏将费曜出兵迎战,姜维、魏延奋勇向前,费曜被打得大败而逃。
诸葛亮乘机命令三万精兵,手执镰刀、驮绳,把陇上的新麦一割而光,运到卤城打晒去了。
司马懿技逊一筹,失去了陇上的新麦,心中不甘,便与副都督郭淮引兵前往卤城偷袭,企图夺回新麦,擒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早有防备,他让姜维、魏延、马忠、马岱四将各带两万人马埋伏在卤城东西的麦田之内,等魏兵抵达卤城城下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诸葛亮又大开城门,从城内杀出,司马懿拼力死战,才得以突出重围。
司马懿接连受挫,转而采取了据险而守、绝不出战的方针。诸葛亮求战不得,眼看抢来的麦子也即将吃完,只好下令退兵。
魏大将张领兵急追,追至剑阁木门,只听一声梆子响,早已埋伏在峭壁悬崖上的蜀军万箭齐发。张口及其率领的百余名部将全死于乱箭之中。
诸葛亮第四次伐魏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但因采用了“重地则掠”的策略,避免了断粮的危险,并且平安地退回到了本土;而魏国不但损失了陇上的新麦,还损失了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张。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