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5-27 10:51:15
中国文化之所以是中国文化,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都是因为一直有中医的存在。中医四大名著:既是中国人宝命全神的经典,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中医四大名著》则具体向你介绍了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有关知识。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4-12-01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271)
【解读】
“伤寒三日”,病邪已经传入少阳。少阳病,应见弦脉,而今脉象不弦反小,说明少阳胆热已衰。以脉断病,是小则病退之义。少阳是为小阳,脉当弦细,如脉仅见细小而不弦,反映邪气已经衰退,正气尚待恢复,是病情向愈的征象。所以说“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临床最好是脉证合参:伤寒3日,病传少阳,脉小,并诊得全身证候也逐步减轻,渐趋和平,表明少阳之邪已退,病将向愈。反之,如果少阳之脉虽小,而证候却不减轻,甚至加重,则是邪胜正虚,病邪有内陷之势,需作鉴别,勿与本条混淆。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解读】
寅至辰,指寅、卯、辰3个时辰,即现在的3~9时,共6个小时。卯时前后是日出阳升之时。少阳属木,其气通于春。春建于寅,是阳气生发之始。少阳病为枢机不运,胆火内郁之证。此时乘自然界阳气之升,被郁的胆火容易舒发,则枢机自能运转,三焦得以通畅,故为少阳病欲解之时。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虽反映少阳火气为病的特点,然邪人少阳尚有枢机不利,正邪分争,影响脾胃功能一面,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症,临床仍需合参。少阳位于表里之间,变化多端,邪易传变,病证多有兼夹。
少阳病属半表半里之证,邪气已渐入里化热,所以禁用发汗;未至阳明里实,故不可下;胸中无痰水实邪内阻,故亦不可催吐。少阳病禁用汗、吐、下三法。因少阳邪热,已伤耗津液,故亦禁用利小便。以其症结在于枢机不转,故当以和解为主。俾枢机运转,则表里内外之气疏通,而少阳之病可解。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