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在线阅读
会员

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

汤一介

文化 / 文化随笔 · 36.1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0 15:45:25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入的是记者们对作者的访谈、报道,以及学界对作者研究的相关论文等,由此可从生动活泼的口语或他人的视角等来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6-3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书友吧
下载本书
上QQ阅读看本书 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自序

本卷虽以《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为书名,但实际上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记者对我的单独访问,这种访问大约有上百次,我只选了三十几次,为的是避免重复。第二部分是对我和乐黛云共同的访问,但实际上也是我们各人谈各人的,并没有在思想上进行交锋。第三部分是我的一些同行、学生或者记者写对我的认识和我的思想的了解。我想也许可以帮助读者从多方面对我的为学为人有所了解。

人无完人,学者的学术思想也没有可能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在学术思想上、在理论的论述上(特别是哲学学科),哲人应该谦虚,应该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我常常喜欢引用两段颇有启发性的名言警告自己,也介绍给我的同行和学生。一段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草稿片段中说的:“在黑格尔以后,体系说不可能再有了。十分明显,世界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即有联系的整体。但是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以对整个自然界和历史的认识为前提的,而这一点是人们永远达不到的。因而,谁要想建立体系,谁就得用自己的虚构来填补无数空白,即是说,进行不合理的幻想,而成为观念论者。”[1]另一段是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2]这两段话对我们研究哲学或其他文化学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我写的论文,或我与记者的谈话,我从不认为它们都正确,但我努力做到说我想说的,我愿意说真话,特别是对年轻人,我不能说假话。因此,在和记者谈话中我往往是说得比较多而且坦诚,但我要求他们在发表时,先让我看看样稿,并往往会删去一些不宜见报的话。这样免得给我和记者(甚至该报刊)带来什么麻烦,但发表出来的可以说都是我想说的。我有自知之明,由于我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甚开阔的眼界,我讲的话定会有错,但只要我认识到,我是愿意纠正的。

汤一介

2012年11月26日

继续阅读下一章
上QQ阅读看本书 第一时间看更新
继续阅读

作者还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