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
中国文化
会员
轻松学国学
《轻松学国学》内容精简,包罗万象,涵盖了礼仪民俗、称谓由来、饮食起居、官政典制、学制科举、国学经典、曲艺国粹、器皿用具、神话传说、哲学宗教、字词含义、文学艺术等十几个门类。编者竭力以最轻松的语言、最简单的话语、最通俗易懂的道理,为你讲述国学的文化内涵。
金鸿儒
·中国文化
·23万字
会员
国家纪念日与现代中国(1912~1949)
本书在继承历史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了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与理论,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多维立体解析现代中国国家纪念日。国家纪念日是民国北京政府、国民党宣传政治理念、动员广大民众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政治文化作用于社会民众的重要媒介。通过回答国家纪念日如何为政权建设服务,揭示其功能的复杂多面,分析国家政权是如何通过国家纪念日对社会民众施加影响,解释国家纪念日表象之下的深层次内涵与意义。
郭辉
·中国文化
·22.9万字
会员
有味的传统文化课2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这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弹性与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本书作者以开阔的思路,少迂腐气的论述,活泼生动的语言,独到有启发的观点,从中国传统内政、中国传统外交、农业与农民文化、商业与商人文化、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等六个方面入手,讲述了封建社会下中国历史在这六个方面的意识形态和存在的问题,并着重阐释了我们应从中引起的哪些反思。是一本轻松有趣、见解深刻的历史知识读物。
三糊涂(端木赐香)
·中国文化
·22.9万字
会员
少年读国学·第一辑(套装共6册)
本套书精选“三百千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12种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释义,同时根据每节内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文学典故,阅读性强,文、史、哲涉猎广泛,专注塑造国学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画,或者相关的文物图片,以反映传统的生活情境,汇集丰富多彩的中华元素,打造与众不同的国学盛宴。
萧史
·中国文化
·22.8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说明书。吕思勉先生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衣食、住行、婚姻、族制、阶级、政体、选举、官制、兵制、文字、语言、学术、宗教等,旨在说明文化的变迁,“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作为吕思勉先生的经典之作,经典性无需赘言,每读一遍,都能带给你新的收获,助你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吕思勉
·中国文化
·22.7万字
会员
贺麟全集:文化与人生(全新升级版)
《文化与人生》是哲学家贺麟撰写于抗战时期的论文集,是贺麟先生前期思想的代表作。《文化与人生》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时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所引起,而根据贺麟先生读书思想体验所得去加以适当的解答。这些解答所取的途径,如从学派的分野来看,似乎比较接近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洋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文化与人生》中大都系亲切地自道所思所感和所体察到的新意思,以与青年朋友们谈心论学。
贺麟
·中国文化
·22.7万字
会员
中国婚礼通志(东北卷)
婚礼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民俗现象之一,婚礼的形式丰富多样,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娱乐、礼仪、庆典、宗教、巫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婚礼可以在更大层面纵观人类文化。中国是一个婚礼习俗丰富多彩的国家,了解中国各地的婚礼习俗是全面认识中国风土人情乃至国情的一个重要窗口,甚至从婚礼中还可以窥见现代社会发生的变迁和未来发展的趋向。《中国婚礼通志》(七卷本),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和56个民族婚礼习俗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婚礼习俗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部民俗学著作。东北卷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的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的婚姻礼俗为主。主要记述明清、民国以及现当代东北地区婚礼中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以及少数民族婚礼等各项婚俗。各章分为概述、首府篇、市级篇、县级篇、民族篇,按照地域、民族、信仰、民俗等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展示东北婚俗,亦由此展示东北地区社会生活的传统与变迁。
瞿明安主编
·中国文化
·22.7万字
会员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论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家、道家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主要经典、主要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阐述了先秦法学说及中国法律制度的特点,从文化的视角讲述中国法律的发展与演变,以及文化与法律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韩业斌
·中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中国人的雅致生活
本书分为闲情雅趣(品茗、抚琴等);世风民俗(端午、庙会等有活动的传统节日);生活起居(盥洗、梳妆的讲究);以食为天(玉馔羞珍、用筷礼节)等部分,通过这些闲情逸致之举,探寻中国人独特的雅致生活。
王建男
·中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一书通识五千年中华民俗(图文典藏版·修订2版)
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让民俗文化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赶着这股国学潮流想了解民俗背后的故事。为了发扬传统民俗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背后的故事,为了我们的生活能够增加更多的乐趣,我们适时地编纂了这本《一书通识五千年中华民俗》。这本书以问题的形式,更直接地解答了读者心中的民俗疑惑;以诙谐有趣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更轻松地学习民俗知识。本书从节日民俗、礼仪民俗、信仰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工艺民俗、建筑民俗、民俗文化、俗语与称谓等几个方面,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一些有趣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由来。阅读本书你将轻松而快速地了解最全面最系统的民俗知识。
李海龙
·中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岭南文化的真相:岭南文化与文学地理之考察
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及方法,结合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所赖以产生的地理环境,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基本特点;通过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要素分布,确立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大格局中的地位;通过数理统计与定性分析,还原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真相。
曾大兴
·中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十三经》导读(上卷)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一直是经学,也就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十三经,即《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本书即以这十三部儒家经典为对象,对它们进行阐释和导读,梳理它们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与流变,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依据篇幅和内容,书稿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介绍的是《周易》《诗经》《尚书》和三礼,下卷介绍《春秋》三传和《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姜海军
·中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弘一法师说佛讲禅解经
这是弘一法师毕生体悟和学佛的心得之集大成。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了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收集的弘一法师说佛、讲禅、解经的内容。因此,本书是全面的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在这本著作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弘一大师平生注重实践,本书可谓要言不烦,只要用心品读,定可见大师的慈悲心怀,并用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李叔同
·中国文化
·22.5万字
会员
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7~2018)
本书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实践领域最权威的年度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文艺院团等公共文化行业的最新进展,对基层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服务创新、发展绩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个案剖析和解读,可以为文化管理者、文化理论研究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傅才武 陈庚
·中国文化
·22.5万字
会员
清末民初时期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早期电影
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像《采茶女》《弃妇》《可怜的闺女》《盲孤女》《上海一妇人》《摘星之女等这样直接以女性命名的影片就不在少数。还有很多片名中没有“女”字,但是带有明显女性特征的影片,比如《玉梨魂》《杨花恨》《春闺梦里人》《秋扇怨》《秋声泪影》《人面桃花等。另外,以爱情因素作为片名的影片也占据了相当比例,比如《松柏缘》《水火鸳鸯》《爱神的玩偶》等。片名的女性化倾向暗示着电影内容对女性的偏爱,无论是什么社会身份,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总是处于情节的中心位置,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也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中国早期电影对女性生存问题给予了特殊关注,对女性命运和情感元素进行了社会性的阐释与评析,延展了社会公众对中国社会女性生存和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讨。由此,中国早期电影便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潮、文化生态和女性现实生存形成密切互动。以“女性”为切入点,去透视、触摸历史,与清末民初的中国展开对话,这是本书期待达到的愿景。
徐雅宁
·中国文化
·22.3万字
会员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十三篇”、《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充分表现了兵家的哲学,原文共六千字左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陈曦 骈宇骞译注
·中国文化
·22.3万字
会员
搜神记(中国志怪系列)
《搜神记》是中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书中记述了许多神灵怪异之事,其中不乏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后世许多奇谭怪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源头。书中故事篇幅短小,想象奇谲,反映了两汉、魏晋流行的时代风尚,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是书久佚,此前的注译本多以明代胡应麟辑录的二十卷本为底本。而著名学者李剑国所辑校的三十卷本,去伪存真,内容比较准确完备,代表了《搜神记》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即以李辑三十卷本为底本,进行注释、翻译及简评。注释力求精准,个别生僻字给予注音;译文通顺流畅,文字优美;简评扼要,或补充故事背景信息,或以富有时代精神的见解抛砖引玉,给予读者以启发。
(东晋)干宝著 陆蓓容译注
·中国文化
·22.3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本书吸收了中国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辅以作者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心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全书内容的取舍坚持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陶冶读者的情操,塑造读者的民族精神和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为原则,紧紧围绕中国文化精神展开,全方位地展示中国文化优秀和卓越的一面,力求使读者深刻、全面、正确的认识中国文化,继而以中国文化精神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研习中国文化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黄高才
·中国文化
·22.3万字
会员
龙影朦胧:中国文化在俄罗斯
本书从哲学、文学艺术、汉学研究等角度,对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研究溯源寻根,作史实描述和学理思考。本书第一手资料丰赡,文笔清新流畅。俄罗斯人的自我想象及其建构中国形象的“前结构”,两百多年来孔子形象在俄罗斯流传生辉,中国智者被俄罗斯学人和作家“借用”,禅宗文化令北方邻国读书人欣悦向慕,《诗经》在俄罗斯得到翻译赏析,俄国民间故事不乏与中国文学相似的因素,当代俄罗斯作家化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等等,在书中生动呈现,皆为作者的首创性成果。
刘亚丁
·中国文化
·22.2万字
会员
文化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本书聚焦我国文化市场热点,着眼于探讨当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内容涉及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文化市场准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消费、艺术创作等领域,分析透彻,论证有力,对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走势,深入研究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完善文化政策和管理,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祁述裕
·中国文化
·22.2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