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会员
中华笑话精典(中华文化精典系列丛书)
本书选自古代的多种笑话著作,同时参考了国内已经出版的多种笑话选本,尤其得益于前辈专家的广搜深研之功。从短得不能再短的篇幅到满座前仰后合的大笑,只有超众的机智才能引燃。难在引燃的是笑。生活总是艰难多于轻松,人在囧途总是苦恼多于欢欣。但是既然信念和信心让人们憧憬每一个新的日出,机智便以一种穿透力使人们一眼洞悉实质,顿悟,开怀大笑,或破涕为笑。
刘长江主编
·中国文化
·24万字
会员
文明的回响
本书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文章汇编,内容涵盖了从2009年10月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举办的“2009首届中国(九寨沟)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到2020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发言。研讨会采用学术理论研讨加实践经验分享、地方政府官员与部门城市管理者互动、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代设计师相互赋能的生动灵活形式;参会者从大专院校学者、行业领域专家、传统手艺从业者、当代设计师、国际组织代表、政府管理者、地方官员等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的人士,体现出跨界、跨领域交流的多样化;论坛主题聚焦文化遗产,既有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分享、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与创意设计、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的相互赋能、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又有新媒体、多媒体跨平台合作对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播等专题研讨,新颖生动,社会影响深远。
陈平主编
·文化交流
·24万字
会员
番禺文化发展战略基础研究
在岭南地域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两千多年间“番禺”一直处于核心的地位。本书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地理规划、旅游科学以及理工学科等多学科背景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在多年收集文献资料、开展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较为深入地解释了华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创造与重构的过程,对现代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地方文化传统的保护、阐释与继承,提出了许多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观点。
中山大学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中国文化
·24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陈晓丹编著
·文化史
·24万字
会员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
这是一部讲述18—19世纪西方文学家、艺术家在欧洲进行“壮游”活动,以及期间的所见所闻的历史、文化随笔。在1780—1880这100年的时间里,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波兰、瑞士诸国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在游览欧洲的旅行中不断创作、广泛交游,足迹踏遍欧洲各大名胜,这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细节,经作家克洛德·布埃莱的妙笔,配以126幅精美图片,描绘出欧洲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壮美的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现代欧洲的绚烂、流动的文化图景。
(法)克洛德·布埃莱
·随笔
·24万字
会员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文化传承与创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此历史征程中,由文化自觉而文化自信,由文化自信而文化自立,由文化自立而文化自强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选择。本书收录了李学勤、张岂之、陈来、陈众议、陈剑澜等多位著名学者在“新人文讲座第十一系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演讲全文,内容涉及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与碰撞、传统和现代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与对话,覆盖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教育、经济及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
曹莉
·中国文化
·24万字
会员
《唐诗别裁集》与唐诗经典化
唐诗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品自身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基本前提,社会的审美风尚及官方意识形态是经典生成的土壤,发现人则是经典走向读者的主要媒介和关键因素。而发现人对唐诗经典的筛选主要通过选本来完成。选本大多流行较广,在标举典范的同时又兼有指导初学者创作的功用,成为唐诗经典体系建构的最重要途径。本书即选择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为依据来考察唐诗的经典化,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充分吸收前代研究成果,又有所突破,带有鲜明的官方色彩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传统诗学主流观念对唐诗的定位,具有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以此选为基础,本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唐诗经典生成与演化的过程。
王宏林
·文化研究
·24万字
会员
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8~2019)
本书立足于100家“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的观察数据与典型案例,从“文化政策”这一视角,对中国基层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微观进程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行业的最新进展,对基层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服务创新、发展绩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个案剖析和解读,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效应,为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支持。
陈庚 傅才武
·中国文化
·24万字
会员
品读国学经典
本书是一部品读经典、思考人生的学术随笔集。作者从我国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选取部分思想深邃、特点鲜明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在介绍作品内容和文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知人论史”、“知人论世”,对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生际遇、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阐释。文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各个领域,基本是采用“解构”与“建构”的写作手法,在解析原文、“走近古人”的过程中重构对文本的理解。对于广大读者特别学习古文经典、汲取人生智慧、提升文化修养,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夏海
·随笔
·23.9万字
会员
蜀学研究(一)
本书旨在凝聚当代海内外学术研究有生力量弘扬蜀学,主要突出研究蜀学人文精神、学术思想和文献诠释,兼顾蜀学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蜀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蜀学是诞生于中国西南巴蜀大地、与中原学术互补互动的一方学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度层面、在经典层面、在信仰层面、在核心价值层面都具有独特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蜀学研究含三个义项:一是研究蜀学,二是蜀中论学,三是蜀门治学。
王小红主编
·文化研究
·23.9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发展(1978~2018)
本书对4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重大成就、问题不足等进行总括性的分析,并从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十一个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了专题研究。书中各章作者均为国内该领域的大家、名家,共同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奉献了一份“学术大餐”。
胡正荣等
·中国文化
·23.9万字
会员
两宋时期汉籍东传日本论述稿(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本书第一次全面梳理了日本正仓院文书、天皇宸记、平安时期公家日记这三大史料群中所见汉籍书录,根据第一手资料忠实地还原出日本古代文人接受中国汉籍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总括各种日藏旧钞本及宋刊本《文选》与《白氏文集》,以这两部重要汉籍在古代日本的阅读传播为研究个案,对东亚汉文化圈中钞刊转换时期所出现的种种现象予以了详细的考察。
陈翀
·文化交流
·23.9万字
文化文本(第三辑)
本辑围绕三星堆文明考古发掘,邀请国内一流考古学者,对三星堆文明展开全方位研讨。本着物证优先的文化原则,上编围绕三星堆文明的起源、考古器物的文化破译展开。下编围绕文化大传统中的祭祀仪式问题展开,全方位梳理三星堆大量祭祀礼器的文化大传统脉络。上下两部分,相互贯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直逼21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最令人着迷的“神权古国”——三星堆文明。
叶舒宪 李永平主编
·理论
·23.9万字
会员
战国策译注(国民阅读经典)
《战国策》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的二百多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延栋
·中国文化
·23.9万字
会员
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彩图精装)
《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编著者王应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书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读物,是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优秀教育著作。其词句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历史、地理、礼仪、德行等丰富的知识与行为准则。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与修养的生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深远的教育意义。
王应麟 思履
·中国文化
·23.9万字
会员
21世纪初期日本的文化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加快了构筑文化战略的步伐,通过制定和发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文化战略。日本文化战略内涵丰富,包括文化振兴战略、文化产业战略和文化外资战略,其独特的三位一体结构,发挥出了明显的相乘效应。文化战略作为日本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日本在推进文化战略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本书期望通过对21世纪初期日本文化战略的探讨,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崔世广主编
·文化史
·23.9万字
会员
性别与传媒
这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采用符号学、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会性别,以大量英美媒体中的实例为对象,研究性别与媒体研究领域中新近的重要问题和代表性实例,包括奥普拉·温斯顿等的脱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杂志以及新闻、广告、当代荧屏和平装本罗曼司,考察21世纪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变化的,回应了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反种族主义的标准。
(英)罗萨尔·吉尔
·非遗
·23.8万字
会员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进步与毁灭……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同时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全人类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满洞见性地将独立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阐明了人类创造和交流的独特能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文化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星群则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属于不同星群的人类共同演绎着一出宏大戏剧。本书探索了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产生的涟漪效应,读者将了解,地理特点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马镫和裤子的发明如何左右了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如何推动了哥伦布的远航?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国农民的生活?本书追求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叙述模式,在其中,“每一个我”都是塑造当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美)塔米姆·安萨利
·文化史
·23.8万字
会员
文化与伦理: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多重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伦理风险日益突出。本书认为,加强伦理风险治理,要从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作用,厚植制度伦理、促进文化制度不断完善,增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道德底蕴,重塑公民道德人格、夯实文化根基等展开,并应从整体上构建伦理评价体系,为衡量文化强国建设的合伦理性提供基本依据。
张永奇
·文化事业
·23.8万字
会员
疯狂郁金香
《疯狂郁金香》是一部关于郁金香丰富历史的作品,作者安娜·帕沃德讲述了郁金香是如何从土耳其开始,进而风靡整个西欧,直到1634年至1637年的荷兰达到顶峰,造成疯狂的“郁金香狂热”。从来没有一种花卉承载了如此巨大的文化意义,郁金香见证了政治动荡,彰显着社会行为,反映了经济繁荣与萧条,描绘了宗教迫害的起起落落。在时代的演变中,它承载了政治、社会、经济、宗教与文化的丰富意涵,可谓“时代之花”。这不仅是一本郁金香的历史书,还是一本独特的郁金香园艺百科书,描述记录了80种野生郁金香品种和数百种园艺品种。不仅如此,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作者珍藏多年、美轮美奂的精美插图,大部分来自17世纪早期安布罗休斯·博斯查尔特等大师的作品,为本书增色不少。7年的旅行、10多万字的抄写笔记、120幅珍贵插图,作者追随郁金香南至克里特岛、东至土耳其、北到荷兰的整个历程,揭示了郁金香前世今生超过五百年的故事。
(英)安娜·帕沃德
·文化史
·23.8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