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会员
鼏宅禹迹:夏代信使的考古学重建
本书持旗帜鲜明的“信古”立场,是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作者采用“历史语境下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既从传世文献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夏代的王世、积年、都邑、族氏和重大史事,从而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历史背景;又用“文化比较法”重点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诸遗存和二里头文化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科学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夏文化的开端和终结(即夏商分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夏文化应该包括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并通过对夏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对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属性做出新的判断,从而更为准确细致地理解夏文化的内涵。
孙庆伟
·文化研究
·28.2万字
会员
非凡洲游(上)
本书是作者八年亲历6个非洲国家的真实记录。当年,作者作为《人民日报》驻非洲的常任记者,以具体生动的笔触,运用大量鲜活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向读者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地层示了世纪之交的非洲大陆和源远流长、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真诚支持的中非关系。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图片和文字两条主线贯穿全书,以讲故事的轻松方式,告诉读者一个现代与传统相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实与理想交汇、繁荣与复兴在望的真实而立体的非洲,使遥远的非洲大陆可见可闻可感可知可信,为中国读者认识非洲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让您能够“鸟瞰非洲”。
李新烽
·地域文化
·28.2万字
会员
老北京趣闻与传说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北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北京扎根,不仅仅因为北京有全国最繁华的街道、最豪华的商场、最时尚的品牌,更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是一本让人品不够的书,是一座承载传奇的文化宝库——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的相继定都成就了她历史的厚重;什刹海、大栅栏、王府井、八王坟等地的繁华热闹成就了她的宜居宜玩;颐和园的传说、雍和宫的趣闻、十三陵的神秘、八大处的善缘成就了她的多姿多彩……北京,有太灿烂的文明、太辉煌的历史、太复杂的往事、太丰富的内涵,等着人去发现、欣赏、回味。
张卉妍编著
·地域文化
·28.2万字
会员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修订版)
后殖民理论与传播学有一种天然的同构性,本书题为“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乍看时略显抽象,翻看目录可以看出其实更多是一次对于全球后殖民理论重要观点的述评。书中全盘梳理了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的这趟理论旅行,如今后殖民理论的时髦感或许过去了,但它所提供的视角与启示却并不过时,全球化时代殖民主义自有其新的变种,这依然是十分值得观察与反思的研究对象,因此本书在今天再版也依然有其当下意义。本书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曾获第四届吴玉章奖(2007年)和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9年)。
姜飞
·文化研究
·28.1万字
会员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刘君祖
·中国文化
·28.1万字
会员
百家姓宗祠对联
本书收录了《百家姓》中的全部504个姓氏的祠堂对联,每一副对联都包含着历史来由,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和感受到各个姓氏的历史名人,典故,古人智慧,家族荣光,进而追祖思远,追根溯源,数典记祖,增加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积淀,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社会价值。之所以选宋版百家姓为写作背景,是因为《百家姓》是一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关于中华姓氏的书。它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本书的体例是根据《百家姓》的顺序排列。每个姓氏先简单介绍起源、郡望、堂号,再举出通用的宗祠对联,最后是专用的宗祠(家族祠堂、祖祠、支祠、家庙)对联,两部分对联均按字数多少排列;至于有的姓氏一时没找到专用的宗祠对联,则只收录部分通用对联。全书最后有附录(宗祠索引,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李文郑
·中国文化
·28.1万字
会员
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
反虚无主义文学是指与别车杜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派别,强调在19世纪中后期文学中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横扫一切之际,俄国文学仍有人立足文学本位,以独立的思考和创作对抗这种意识形态的独裁。本书主要以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反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挖掘了一批因意识形态而遭埋没的思想家、批评家、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朱建刚
·文化研究
·28.1万字
会员
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6)
《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是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充分展示国内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促进国内外文化研究的交流,成为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和品牌。《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推崇有独特新锐的声音、见解、观点、智慧的有原创性的文化研究成果,常设栏目有:“年度论文”“文化热点评述”“文化研究年度重要论著评述”“文化研究大事记”“文化研究工作坊”。本书是2016年度的报告。
陶东风主编
·理论
·28.1万字
会员
印川集:蜀学散论
本书是作者关于“蜀学”的专题论文集。所收录者,既有宏观的通论性质的论文,也有具体的专题性质的论文。通论性质的论文,从宏观层面论述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社会风俗层面)、蜀学的形神与风骨(文史哲层面)。专题性质的论文,以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近现代学人(王秉恩、傅增湘、宋育仁、谢无量)、现代哲人(贺麟、唐君毅)、丹棱人物(可朋)为考察重点,并论述巴蜀学人与省外学人(如章太炎、王国维)的交流与交往。全书纵横交错、立体多元,比较全面、丰富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风貌。
彭华
·理论
·28万字
会员
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
本书回到汉代,回到儒学政制的起点,力图揭示中华政制的真实内核。本书以德性政治(politicsofvirtue)为核心,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融贯研究,尤其注重基于义理与制度合一的视角来反思历史。
李若晖
·民族文化
·28万字
会员
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
本书汇集全球医疗史领域18位优秀学者和学术新秀的前沿学术成果,以本草环球史为主线,对1600多年长时段、跨地区的医药产品,如大黄、阿魏、人参、丁香、中国根、金鸡纳等进行追踪,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多维度展现贸易与全球医药产品流通及健康知识生产的关系。在方法论上作了两重创新,即全球史方法和物质文化史方法。医学史领域的未来不仅需要对物质文化展开全球史研究,还需要探索新的史料和数字模拟分析方法。本书为跟踪本草的全球旅行足迹,作了良好示范。
高晞等主编
·文化史
·28万字
会员
国粹:人文传承书
“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充闾”,与《文化苦旅》堪称中国历史文化散文的“双璧”,一部中国人文精神的史诗,值得中国人人手一本的传承书。《国粹:人文传承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它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大书。当代大作家以优雅美文写传统,学识渊博又极具激活力,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奔涌而来,先祖、人文、大地、传统的亮点一浪接着一浪如历史长河呈现在面前。围绕“传承”这个关键点,写中国传统的文化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让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重建斯文优雅,守住传统这盏古灯,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国粹》荣获“中国好书”、“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节”(2017)推荐书目、“光明书榜”十佳图书。中央纪委监察部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人民网、中国全民阅读网、中国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等近百家媒体推荐。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与先贤同行,与国粹相见,在当代世界知道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王充闾
·中国文化
·28万字
会员
中国民族性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性”话题曾引起了数次学术界及民间的激烈论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将“民族性”作为“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本书选取的文字,有些出自鲁迅、张爱玲,钱钟书等大家之手,有些是李敖及柏杨等人狂傲尖锐又不失深刻之作,并有早期来华的英美法等国传教士的观察记录。这些都是对于中国人民族性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处处真知灼见,当然在见仁见智中也不免剑走偏锋。随文还配以数百幅生动形象的老照片、漫画及古代绘画作品,使之更为直观、精彩。以本书讲述的“民族性”为切入点,读者可以更深切地了解我们国家与国人的缺憾与优势,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过往、把握现在与将来。
丁伟
·中国文化
·28万字
会员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作,同时也可以被看成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的,初版于1900年,差不多10年以后才为人们所重视,在弗洛伊德有生之年就再版了8次并有了近10种文字的译本。"梦"是弗洛伊德最先也最深刻地用以揭示人的无意识层面的分析对象。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用大量的梦的分析的实例,证明了他的方法和技巧的可操作性。
(奥)弗洛伊德
·中国文化
·28万字
会员
《淮南子》审美理想与文化建构
本书从汉代的民族文化理想追求这一历史场域中去寻找《淮南子》审美理想的生成意义,进而以《淮南子》审美理想整体设计、审美范畴、大美形态、审美人格、艺术理想为内容体系,选取其中能概括每一命题的核心范畴、话语为纲目,建构起《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备形态。
方国武
·文化研究
·28万字
会员
文化的意识与逻辑:基于唯物史观的解释
本书的内容与立意,是对文化现象的意识与逻辑的思考。作者认为,文化从精神层面讲,与人的实践生活及其身心机理密切相关,因而,作者主要探讨文化与人的关系,内容涉及意识与无意识、文化意识与无意识、个体的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等。对历史相关的论述,做出新的诠释,全书的内容与阐释方式具有前沿性,原创性。
胡潇
·理论
·28万字
会员
庄子新注·上(新编新注十三经)
《庄子新注》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之一种。此次新注,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合刊本《南华真经》为底本,以黎庶昌刊刻《古逸丛书》覆宋本《庄子注疏》为主要校本,并择要吸收郭象、成玄英、王先谦、郭庆藩、钱穆、王叔岷、陈鼓应等古今学者的校勘和注释成果,疏通重点字词,抉发哲学奥义,对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极有帮助。
章启群
·中国文化
·28万字
会员
“汉学主义”论争集萃
“汉学主义”是国内外华裔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化理论。大致上是西方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处理各种中国事物并理解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时所构思并使用的一种隐性系统,其中包含观点、概念、理论、方法、范式。“汉学主义”理论立足中国的问题脉络,以对话的姿态,谦逊地把自身定位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替代)。它彰显了不同于东方主义理论的知识贡献——不再美化对西方的对抗,转向自我反思。这个反思同时指向本土的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进而对自我有一种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同时恰当地认识他者的智慧,这正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本书由美国著名学者顾明栋主编,将国内外学者讨论“汉学主义”的论文结集,内容包括“汉学主义”理论的提出、对该理论的评价、批评以及对批评的回应。该书的出版必将促进汉学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顾明栋 周宪主编
·理论
·28万字
会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香典
《香典》,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一体,从香料种类、产地考证、逸闻趣事说起,分别阐述著名香品的特性、提取方法、配置香方、焚熏之法;香炉、薰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与香有关的史料故事、逸事奇闻;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香诗文。编者另补入香料真假鉴别、收藏,焚香礼仪等专题知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香文化面貌。
(明)周嘉胄 (宋)洪刍 陈敬
·民俗文化
·28万字
会员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7辑)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是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共有边疆学研究、民族史研究、宗教文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民族社会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民族理论研究、研究评述八个栏目,内容涉滇南游记中的瘴疠研究、清代中越边疆的“禁防”与“通市”、中缅边境的哈尼人橡胶种植研究、傣族“梅”的研究、花腰傣村寨仪式研究、湘西土家族“偷梁”习俗研究、滇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历史人类学“他者”的思考等多个领域。
李志农 何明 朱凌飞
·地域文化
·28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