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会员
易经故事
《易经故事》上启伏羲神话,下至明清,以历史故事解密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易经的众多历史、文化常识和技巧方法。有对《易经》起源的追溯,也有对华夏文明史的浓墨重笔,更有对古易经文化深邃的思辨。本书分十五个章节,以解密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易经的众多常识和技巧方法。包括起源密码、医学密码、占卜密码、三国风云、兵书解密、性格密码、星象疑云、风水密码、生日密码、姓名密码。
威廉·维特
·中国文化
·10.1万字
会员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研究
晚清近代以降的“西学东渐”一直是学界讨论较多的文化现象,然而“中学西传”、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中学热”却一直乏人关注。民国以降,不仅大量中国古代经典之作被译介到西方,还出版了大批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等各方面的著作,有力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西传,而高罗佩正是一位终身致力于西传中国文化的杰出汉学家。本书提出“高罗佩现象”这一概念,并将高罗佩置于欧洲汉学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对一手资料如高罗佩日记及私人信件等展开深入研究,将传统文献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与比较文化学研究相结合,真实再现高罗佩的汉学研究成果。
施晔
·文化研究
·35.8万字
会员
江南形胜:浙江文化印记寻踪
三年前的5月,“浙江文艺印记”征集评选结果公布,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河姆渡遗址、西泠印社等首批共20项“文化印记”出炉。2020年6月,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推出《浙江文化印记》栏目,将首批20个浙江文化印记串珠成线,每一期邀请一位与文化印记密切相关的专家与记者同行,走近印记的现场,感受印记的魅力,讲述印记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江南形胜:浙江文化印记寻踪》是这一栏目的结集,全书以专家丰厚的学养、记者诗意的书写,细数浙江文明的渊源和脉络。
童颖骏主编
·地域文化
·8万字
会员
崇礼博物散记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背倚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南临塞外山城张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独具特色的人文与生态环境。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之地,是“禾”与“草”的交汇区。这里有闻名遐迩的“草原天路”,更有与瑞士达沃斯处于相近纬度的高山滑雪胜地。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部分冰雪项目将在这里举行。本书作者数十次专程赴崇礼考察,拍摄植物、勘察地质、记录民情、寻访遗迹、探究历史,从博物学家的视角,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崇礼,为崇礼、为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献上了一份厚礼。
刘华杰
·随笔
·13.1万字
会员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本书以大众通俗读物形式讲述《老子》(即《道德经》)帛书出土50年、楚简出土30年来的众多研究成果,以帛书甲本为底本,结合楚简,考校2000多年来20余部重要的传世版本,参考近90年来数以百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原貌,复原《老子》的本意与真谛。本书设置复原本(以帛书为主、楚简为辅)、释文本(以帛书为主,见附文)、参照本(以楚简为主、帛书为辅)与今本(通行本)四个版本,对比、梳理出960余处后世改动内容,发现近200句意思发生重大变化,并对百余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考校和训诂,甚至作出颠覆性的诠释,其中有些观点是首次提出。同事,对复原本进行翻译、注释,并通过对照版本差异进行详细阐释,以便读者轻松、愉快地读懂、领会与深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与智慧。
王骥撰
·文化研究
·15.8万字
会员
中国全球图片总汇2015
中国全球图片总汇是新华社全力打造的国家级图片库,管理新华社1.2万余名签约摄影师,目前库存照片千万余张,并以每天3000张的速度增加。这本画册精选近年来中国全球图片总汇发布的400张新闻图,其中包括大事件官方摄影报道,编辑专题策划报道,以及社会新闻和突发事件报道,它们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我们将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汇集成册,以影像纪录展现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生活的温度。
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
·民俗文化
·2万字
会员
苏东坡的星座: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
中国古代的哲学认为,日常生活、市井百态是道之所在,认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隐藏着文化价值的路径。作者爬梳典籍、考证这些好玩的“新”历史、“冷”知识,从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风俗。这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一些面目板正的著作里也很难看到,涉及主题从古代饮食、日常生活、娱乐、运动、节庆习俗等,如《吃鸭简史》《古人洗澡简史》《假发简史》等等。希望这些鲜为人知的“边缘文化史”能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也希望借此来展开古代文化不一样的面向。
侯印国
·文化史
·11.9万字
会员
女娲补天(中华治水故事)
天地初开,女娲造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周山大战,水神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威胁人类生存。女娲炼石补天,人们重返家园。从此,人类开始学习用水、与水相处,人类和水的故事也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安武林编著
·民俗文化
·3120字
会员
止学全鉴
《止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有价值的一部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关于“止”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论述处世之道。虽文短却内涵深厚,意境悠远,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止学全鉴》围绕其主旨含义进行解读,将国学和现代励志学融为一体,便于读者更好地领略《止学》的精髓要义。
(隋)文中子
·中国文化
·16.6万字
会员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读城记
在《读城记》中,易中天记录了在不同城市的经历与所见所闻。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也阅读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豪爽硬朗"。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城市文化往往被看成一个谁都可以插上一嘴的话题,就像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后谁都可以发表一番议论一样。中国的城市非常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易中天
·地域文化
·21.3万字
会员
深圳城事绘(手绘中国系列)
深圳,古称“鹏城”,从夏、商、周年代,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至1980年被定为经济特区,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及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昔日的鹏城,当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果你想感受超一线城市的魅力,可以来深圳感受这样的氛围,与“北上广”并列快节奏让你不自觉地想要加快步伐;如果你喜欢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可以深圳看高楼大厦与,到大芬油画村感受艺术,到民宿村浏览锦绣中华;如果你喜欢美食,深圳既有传承上千年的沙井蚝,更聚集了全球美食于一身……本书作者,用一张张走心的插画,描绘了深圳过去与现代;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记录了“时代深圳”的城市文化;让这一册满怀温度的绘本作为旅行导读,带你深度了解深圳的城市情怀,在吃喝玩乐中体会这座城市的趣味,了解更多“深圳故事”。《深圳城事绘》,是青岛小哥马达打造了“手绘中国”这个项目又一力作,它是旅游手册,也是城市简史,它轻松快乐地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曼妙,诉说着一座城的文化与历史。
马达
·地域文化
·5万字
会员
墨子全鉴(典藏诵读版)
《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全书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子》一书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堪称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墨子全鉴》典藏版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加以精校、精注、精解。《墨子全鉴(典藏诵读版)》为《墨子全鉴》的典藏诵读版,在典藏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附赠配乐诵读音频,以使读者全方位感受这部传世名作。
(战国)墨子
·中国文化
·16.7万字
会员
日本的底力
日本经济失去20年实为创新20年,他们正在为未来投资。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深陷泥潭”,相反日本经济运行总体还比较平稳,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到有序运行的轨道,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精细化的程度。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日本经济方面的巨大优势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制造、金融实力、技术优势。此外,完善便捷、节能环保的基础设施,城乡、区域发展方面比较均衡的状态,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较高的国民素质,这些都是“日本的底力”。本书主要讲述日本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日本企业的创新,不是政府逼出来的,而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己寻觅和创造的。这种自主创新的能力,源自它的技术储存和研发能力,也源自一家企业对于人类未来的全新思考。我们看日本企业,不应戴着有色眼镜,不应搞抬杠意识,必须看到它的自我创新和自愈能力,看到日本的底力。日本并非样样都好,新产业也在被我们追赶和超越,但是日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不是我们应该排斥的,而是应该积极学习和研究的。学习它的危机意识和持续不断的自我创新能力,并且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日本新产业的创造与发展中,寻找到属于我们的机会与新思维。
徐静波
·各国文化
·22.6万字
会员
静观日本
这是日本两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书,因为渗透了两位首相对中国的情感和友谊,更因为作者旅日20年对“日本真相”的认知和发现。作者以一种新闻人特有的视角与感觉,用极其细腻而平实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讲述了从首相到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梦想以及他们的烦恼。书中所涉猎的不仅有关日本的政治与经济,更多的笔墨是介绍了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真情实感。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也会找到中华文化曾经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
徐静波
·各国文化
·18.1万字
会员
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
1814年,威廉·亚历山大精选了50幅画作,辅以精彩的文字说明,在伦敦出版。作为海外中国服饰的开山扛鼎之作,本书较为真实、完整的还原了乾隆时代中国的世态风情,现以中、英文对照精装套书推出,精选50幅珍贵画作,这些精美的彩色版画描绘了皇帝、官员、士兵、仕女、书商、伶人、小贩……向我们展示了欧洲人眼中那个久远而又多姿多彩的乾隆盛世。
(英)威廉·亚历山大
·中国文化
·1.6万字
会员
山海经
《山海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及成书时间无考。全书记载了五百余座名山的名称、地理位置,三百余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方国的名称及远方异民的民情风俗,一百多个历史神话人物,一百余种药用动植物,四百余种神怪异兽,并保存了大量的远古神话传说。不仅是一部讲述山川河流的地理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上古百科全书。《山海经》以它那集大成于一身的气质,恢弘丰富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图画,注定其吸引的不仅仅是学者,更有无数的普通的读者。“古之为书,有图有说”,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使得《山海经》更加直观生动,更易为当今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刘歆
·中国文化
·14.7万字
会员
后汉书全鉴(典藏诵读版)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
(南朝宋)范晔
·中国文化
·18万字
会员
读书有法,阅读有道
本书在系统研究已有同类书籍的基础上,创新编写思路,紧跟数字化时代需要,吸收最新阅读教育研究成果,从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层面构建了文化篇、方法篇、实践篇三个篇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力图诠释读书之道、读书之法、读书之行。在文化篇,选取了季羡林的《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周国平的《读贤哲的书,走自己的路》、曹文轩的《读书是人类修炼的重要途径》等经典作品,从文化的视角上阐释了读书的意义与价值;在方法篇,介绍了朱熹的“六要”读书法、胡适的“精博”读书法、歌德的“研习实践”读书法等,从方法层面介绍了中外名家独特、高效的阅读方法,以期给读者提供阅读指导;在实践篇,分享了老舍的《〈红楼梦〉并不是梦》、臧克家的《从说起》、果戈理的《死魂灵》等优秀书评随笔,讲述了读书体验与收获,让读者有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从编排体例上看,每个篇章前均撰写了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该书既可作为大众文化类书籍,也可以作为阅读教学培训参考用书,具有较大的公益价值和市场价值。
陈昊 张怡主编
·文化评述
·11.1万字
会员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
文化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相遇时发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它不仅表现在个体间交往的心理、语言、行为层面上,也发生在文化群体如民族、国家以及更大的文化群落中。本书从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跨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媒体与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策略四个视角揭示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冲突,它们既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亦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生长点。
单波 肖珺主编
·理论
·25.8万字
会员
鬼谷子新解
《鬼谷子》以纵横捭阖为主,不仅有理论,有旨归,更重术用。今《鬼谷子》渐为世人所重视。一些学者或从军事、或从外交谋略、或从媒体传播等角度论述此书。本书则参以易学来解译《鬼谷子》之术用,开启《鬼谷子》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其摆脱文字章句训诂之执着,重在义理之发挥及印证,以《鬼谷子》,佐以《孙子兵法》,参以《易经》阴阳生克,不仅可作为个人奋斗之良师益友,甚至可用来谋国论政。
刘君祖
·中国文化
·21.3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