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会员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
本书为是国内著名诗人翟永明关于女性艺术的随笔集,详实地分析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发展,介绍了世界范围、中国范围内女性艺术发展历程及具体的艺术家成就,探讨了女性内在的艺术天赋与艺术能量。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辑是探讨女性艺术中宏观的结构性问题的评论文章,通过梳理介绍多位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分析了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第二辑为围绕艺术家展开的艺术随笔,每一篇都介绍了一位或多位女性艺术家的个人成长经历、传统男权社会对其艺术创作事业所产生的影响、个人事业发展,所收录的艺术家活跃年代跨越前现代至当代,系统梳理了艺术史中重要的女性艺术家;第三辑是个体艺术家的细腻观察,更兼有生来的女性经验,从知识性、情感性的双重角度来观看女性艺术,通过与三位中国艺术家的访谈和线上论坛的形式,展现业内外各界人士对于女性主义艺术史自己的理解和围绕“为何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展开的讨论。
翟永明
·随笔
·14.4万字
会员
田野图像:北纬34°偏北
北纬34°偏北大致是长安—洛阳一线,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的区域。本书选取该区域有代表性的文化图像(如殷墟甲骨、汉代画像砖、清明上河图等),以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这一区域的典型文化图景,从文物考古、艺术鉴赏的角度,对相关图像作深入解读。全书语言流畅,资料丰富,配有大量精美实物图片,有趣易读。
韩丛耀
·随笔
·14.4万字
会员
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代卷
本书通过对我大唐帝国时期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器具、各类文献等)严谨详细地审视,透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这些审美对象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的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魏晋审美文化史的演进轨迹。全书文字通畅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图,大大降低了接受难度。
陈炎
·中国文化
·16.7万字
会员
大美中国(套装全八册)
本书通过对我国古代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器具、各类文献等)严谨详细地审视,透过古代各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这些审美对象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如自由与法则的关系、朴素与繁华的关系、通俗与典雅的关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壮美与优美的关系等)的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的演进轨迹。
廖群 仪平策 王小舒
·中国文化
·92.4万字
会员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知识随用随查(彩图精装)
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能不知道传统,作为一个中国入,不能不了解国学。
思履
·中国文化
·38.1万字
会员
中国民族性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性”话题曾引起了数次学术界及民间的激烈论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将“民族性”作为“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本书选取的文字,有些出自鲁迅、张爱玲,钱钟书等大家之手,有些是李敖及柏杨等人狂傲尖锐又不失深刻之作,并有早期来华的英美法等国传教士的观察记录。这些都是对于中国人民族性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处处真知灼见,当然在见仁见智中也不免剑走偏锋。随文还配以数百幅生动形象的老照片、漫画及古代绘画作品,使之更为直观、精彩。以本书讲述的“民族性”为切入点,读者可以更深切地了解我们国家与国人的缺憾与优势,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过往、把握现在与将来。
丁伟
·中国文化
·28万字
会员
礼乐吉金:图说西周
《礼乐吉金——图说西周》前有导读,后有结语,正文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从立国、文字、稽古、礼乐、艺术、生活等六个方面将上古时代最为鼎盛的周王朝再现于世人面前。导读将从周原兴起到西周覆灭几百年间的社会状况、百姓生活等做了全景式的介绍;全书共附图175幅,将周代高度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以图片的形式充分展现出来;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围绕图片展开,针对性、说明性和论述性都很强,能够将周代的文化遗存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并通过说明性文字进一步深化读者对这些上古文明的清楚认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向大众普及周王朝社会面貌并了解学习周人礼乐文明的目的。
胡振宇
·中国文化
·4.4万字
会员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第一部分):湘黔边苗族服饰
本书由14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概况。第二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纺织工艺。第三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的染色过程。第四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的刺绣流程。第五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的缝制过程。第六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中的盛装。第七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头帕。第八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围裙。第九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披肩。第十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童帽。第十一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花带。第二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花鞋。第十三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银饰。第十四章介绍了湘黔边苗族服饰传承与发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湘黔边苗族服饰研究课题组编著
·民族文化
·17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本书是在当下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订原则、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发展趋向、调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开展的专题研究。一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策进行梳理,对其发挥的历史作用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整体设计,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制订提供决策参考。
熊澄宇
·文化产业
·25.1万字
会员
儒释道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为《现代儒学》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本书重在同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既有论点与其理论性进行检视,并探索推进其理论性的可能发展向度。所收录的文章并不局限于儒学之研究,并兼及于道家与佛教的理论探讨。当吾人在进行哲学上的探讨时,有一个应当注意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向度,此即某个学说之论点与其理论性之区分。我们可以指出,儒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与伦理学说,并整理出这些理论的内容,赋予各种现代诠释。而这所涉及的是儒学的具体论点问题。然而,这些论点与诠释是否能成立?其理论效力又如何?相对于西方哲学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这些观点的长短优劣又如何?以上所追问的就是儒学之理论性问题。就哲学研究而言,论点的整理与理论性的检视这两个面向必需齐头并进。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文化研究
·28.6万字
会员
历代经典家教选录与探析
《历代经典家教选录与探析》聚焦历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选录孔子、刘邦、曹操、曾国藩等50位历史名人家教典籍,区分家教简介、原文摘要、经典探析等5个内容,将历代先贤关于修身励志、持家治学、敬业报国等经典家教呈现读者。不失为一部探寻历代名人成长智慧的蒙学读物,一部揭秘先贤家风培育密码的研究成果。
陶旭主编
·文化研究
·19.4万字
会员
中国绘画常识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本书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陈师曾
·文化研究
·6万字
会员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黄河之旅》后的又一文化旅行力作。这本《丝绸之路》是作者和朋友芬恩结伴从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丝绸之路之北线从喀什出境到达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作者在书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丝绸之路”画卷,随着行程的向前展开,丝路沿线风光壮美的沙漠、长河、戈壁、高山,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无数动人的历史传说一一浮现在读者脑海中,它似乎还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沿着张骞、霍去病、玄奘等人的足迹去看一看千年丝路的沧海桑田。除了对丝路沿线的古老文明的再次重现外,作者“老外”的视角让《丝绸之路》变得生动有趣,他喜茶好酒,爱在古人墓前杯酒凭吊;他乐于冒险,在帕米尔高原险些被石块砸死;他风趣幽默,一路调侃旅途中的艰辛挫折……跟着比尔游中国,你会发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同魅力!
(美)比尔·波特
·随笔
·11.1万字
会员
地球编年史3:众神与人类的战争
直到公元前2024年,在一场核子爆炸毁掉了“罪恶之城”索多玛和蛾摩拉之后,诸神选择了离去……几千年前,地球是一个战场。正是诸神借以提高自己权力和威望的那些战争,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激烈的战斗使生命更早地在另一个星球上出现。撒迦利亚·西琴将史前的历史从神话中分离出来,带领我们走进了人类历史血腥开端的长卷,那个时候是神而不是人统治着地球。通过重塑这些保存在传说和古代著作中令人心驰神往的史诗般的事件,作者追溯了在另一个世界上开始、在地球上延续,并且通过使用核武器达到高潮的冲突──这个事件在《圣经》里就是“罪恶之城”索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性剧变。
(美)撒迦利亚·西琴
·神秘文化
·19.5万字
会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本书设有“非遗促进乡村振兴:理论探索”“非遗促进乡村振兴:实践与经验”“社区的主体性与乡村振兴”“遗产旅游与乡村振兴”等九个专题,收录了《政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过去是迷信,现在不同了”:振兴越南北部偏远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身份——以越南安沛省文安县岱依族为例》等文章。
杨利慧主编
·非遗
·37.8万字
会员
地理的故事
在《地理的故事》一书中,作者房龙站在人类生存的高度,将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的语境中了解、吸收地理知识,把握人类发展脉络。
房龙
·地域文化
·24万字
会员
中国的少数民族节日
全书以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为标准,分别划归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几个大的自然区域内。每个民族的节日,选其主要的加以详尽叙述,而其他节日则言简意赅地列表说明其称谓(包括不同的称谓)、节期、活动内容、流行地区,以及需加以说明的问题,并配有有关节日图片多幅,以增强人们对节日的具体感受,堪称图文并茂。本书语言准确、流畅,叙述简明、生动,资料翔实,且取材适宜、简繁得当,具有很大的可读性,丰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范玉梅
·民俗文化
·20.9万字
会员
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卧龙学术讲坛(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东亚外交、文化、文学、史地、民俗、艺术、考古等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专家所作专题学术讲座的合集。所谓“卧龙学术讲坛”取名自延边大学卧龙山,每年举办若干次。同时,“卧龙学术奖”则按年度授予在韩国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者。本辑为第一至十六讲的汇编,在学术前沿等方面具有前瞻性,主要集中于东亚文明(圈)与韩国学前沿研究动向。
全莹主编
·文化研究
·18.9万字
会员
《西游记》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名震寰宇的古典文学名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无疑,《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是让人感到熟悉的。不过,《西游记》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其民间文学的特点,不容易读通读透。本书是《西游记》研究名家竺洪波教授的最新力作,融入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讲授经验,在所叙内容上力求新鲜有趣,文风流畅清丽。本书先解释《西游记》为什么会成为不朽的经典,然后从神话世界、文化宝典、艺术精神和文学畅想四个方面揭示《西游记》的恒久魅力,最后讲述《西游记》的作者和版本问题,并提出整本阅读《西游记》的方法,为了解《西游记》及其文化意蕴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认知地图。
竺洪波
·中国文化
·7.8万字
会员
国学研究文萃·考古卷
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国学研究》自1993年3月创刊一来,收录了诸多学术大家名家的学术文章,该刊收录文章向来以高水平、高规格、高要求著称学界,同时又以其学科议题的交叉性、广泛性和开放性享誉学坛。《国学研究文萃》(考古卷)撷取《国学研究》二十余年收录的考古学方面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学术文章,集其大成而萃为一编,故可以称谓考古学板块中的浓缩版或精华版“文萃”,此次收录的22篇文章涉及考古学的各个发生时代,也兼及各个专业方向,内容面广而深,学思博雅而精,体现了《国学研究》具有的学术品格和研究水准。另外,收录论文的作者群主要是北京大学从事考古学专业的诸位学术名家,这些文章不仅能充分呈现北京大学考古学丰富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也能充分展示其特有的学术风格和研究进路。因此该书对宣传和展示《国学研究》刊物以及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具有双重效果和文化意义,从而对于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和推动价值。
袁行霈
·中国文化
·41.5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