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会员
楚辞精读
楚辞同“诗三百”一样,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源头性、典范性意义的作品。向来是古代文人培育诗学素养的奠基之作。因其地位尊崇,故而评注之作甚夥。《楚辞精读》由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专家施仲贞、张学城二先生撰著,凭借多年沉潜于文本的扎实功夫,于其精妙处多有发明,可引领读者一窥堂奥。在诸多评注本之后,开启了理解楚辞的又一独特门径。
施仲贞 张学城
·文化研究
·19.3万字
会员
香界七笺
本书是一本谈香文化的书,以七幅短笺的形式,全面介绍中国香文化中的香品、香具、用香及雅集、品香境界等知识,并回顾了中国香文化和日本香道的关系,梳理了中国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介绍了当代中国香文化的特点。读罢掩卷,以沉香为缘,进入传统文化,涵养其中。进而以此为阶梯,用“高级”的物质生活,益以“高雅”的精神生活,从而进入“高贵”乃至“高尚”的境界。
陈云君
·中国文化
·13.5万字
会员
图解藏历使用手册
藏历根据佛经中的记载,详细地标示出一年中的吉祥月、每月的吉祥日、不同的纪念日。对于这些特殊时节,若再加上布萨日、飞幡日、出龙日、不祥日等宜忌时日,则属藏历中的记载最为完备,所以祈福开运,不可不知殊胜时节;而欲把握殊胜时节,便不可不看藏历。本书对于佛陀纪念日、菩萨吉祥日、十圣日、日月食日以及上师纪念日等特殊时日的缘由、功德做了详尽的文字叙述,并撘配简要的图解流程,说明了把握绝佳修持时日及行善时机的重要性,并且为个人祈福、供养、礼拜提供各种简易方法。附赠的2010年西藏历书,更方便你查询每一个殊胜的日子,让心愿得以实现,让生活更加美好!
诺布旺典
·地域文化
·11.3万字
会员
田野中的客家妇女与民俗信仰(客家学研究丛书·第三辑)
本书立足于客家乡村的普通农妇,通过文献和口述建构她们的身份,从世俗与信仰两方面来探讨她们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从多维角度,如家庭、经济、民俗、信仰、人生阶段等来探讨客家妇女的地位与文化生活,较为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客家妇女的文化形象。全书的研究利用田野调查获得碑记、族谱、经书、科仪本等第一手的民间文献与口述访谈资料,提供的资料很有成色。且描述细微,分析周到,克服了许多研究不够深入、曲解资料、割裂名称与语境关联等的局限。
钟晋兰
·地域文化
·21.2万字
会员
诸神纪
中国的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因其来源复杂、传承曲折,又多经砍斫嫁接,侥幸留存至今的,不仅大多只言片语,而且往往自相矛盾;并且,深奥难懂的古汉语也往往使普通大众敬而远之。作者本着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以接近“谱系化”的逻辑方式对杂乱的上古神话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对众多神祇及其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了连缀、贯通和阐释,使支离的中国神话资源呈现出了清晰的结构和线索;以一种更贴合当今社会现实、更具拓展性的语言风格,对古汉语神话进行现代重述,使古奥晦涩的古汉语神话,变得鲜活、丰满、灵动;对上古神话背后的“天”(自然)“人”(社会)观念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使读者得以重新回到中国智慧和传统的源头,追寻中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诸神纪》中每一段神话都由“故事文本”“内容解读”“原文出处”三大板块组成,并配以相当数量的原创性和资料性图片。故事讲述生动活泼;内容解读有理有据;原创插图精美考究,资料图片丰富厚重;由此实现了知识性和可读性、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严优
·中国文化
·21万字
会员
文物中的化学
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本书则通过文物,从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酒等人类的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古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青花瓷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氧化钴的含量,造纸术的改进是因为采取了碱液蒸煮制浆……挖掘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创造与智慧,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光时刻,让文物在化学中活起来。
周嘉华
·各国文化
·12.6万字
会员
茶道入门三篇(修订版)
本书主要讲的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一是“茶是如何制成的”?如果连茶是如何制成的都不知道,喝起茶来就会像瞎子摸象?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对市面上的各种茶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进入欣赏的领域。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和饮用。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蔡荣章
·文化研究
·6.4万字
会员
阿曼(第2版)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濒临海湾,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是半岛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海上和陆路贸易非常频繁,一度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阿曼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是其支柱产业。中国同阿曼的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将两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阿曼又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之一。阿曼是海湾地区一个非常低调和安静的国家,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她的独特魅力。
仝菲 韩志斌 陈小迁
·地域文化
·18.4万字
会员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
荣新江
·文化交流
·26.9万字
会员
元明清曲谱形态与文化
曲谱自元代诞生以来,形态上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形态变化归根结底反映的是曲文化的发展变迁。本书从曲谱研究的角度——以曲谱形态为切入口,探讨曲谱的形态轨迹乃是受到其背后文化的推动而形成,展示的是曲文化在元明清三代的发展变迁。本书始关注曲谱间的“联系”。认为,曲谱非一部部单独的个体,而是相互间充满关联。它们之间的调整、变化,其实都是在适应时代文化的需求。
许莉莉
·理论
·13.6万字
会员
国学精粹(彩图精装)
《国学精粹》精选了古代文化经典里的精华篇章,以古籍经典为基础,分为蒙学篇、经学篇、史学篇、诸子百家、集篇五大部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作为蒙学启蒙读本,朗朗上口,适宜给初入国学之门的读者;《尚书》《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传》《诗经》《周易》是经学中的精华;《国爵》《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是古代史学的代表作;《孙子兵法》《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是辉煌灿烂的诸子百家著作代表;《楚辞》《菜根潭》《世说新语》《说苑》《文心雕龙》是古典文学史的精髓,每一部分都收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字,各篇文章都是精编细选,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尽可能流畅、准确地翻译原典,体现经典的内涵,力图用最优美简洁的文字将国学经典中最精华的思想传递给读者。
梦华
·中国文化
·32.2万字
会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园冶
中国古代造园第一专著《园冶》,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营造、园林营建为体,涉及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造石、掇山、借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全书以作者的营造经验为依托,详细论述了宅园和与之相应的园林营建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手法,更以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理念,为好园者指明了清新素雅、简约守拙、含蓄幽深、远逸超脱的至高的造园境界。
计成
·民俗文化
·13.6万字
会员
2024中国陕西
《2024中国陕西》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丰富的数据和流畅简洁的文字,展现了陕西省2023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物产资源、科技创新以及教育、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书中还概述了陕西省2023年度的宏观发展概况、民生工程、城市面貌以及对外交往与经贸合作等情况。总而言之,《2024中国陕西》一书是一本认识陕西、了解陕西的精品图书,进一步加强了陕西文化的影响力,也彰显了新时代下的陕西新风貌。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地域文化
·3.4万字
会员
新版图解菊与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文化人类学家的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本书即是这个研究的成果。“菊”本是日本皇室的徽章,“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则用这二者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本书共分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别阐述了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甚至还包括日本人如何进行“自我训练”和怎样教育孩子等方方面面。本书甫一出版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它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事实证明,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是成功的。整整70年过去了,《菊与刀》因其巨大的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
(美)本尼迪克特
·民族文化
·17.9万字
会员
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本书是一部茶的文明史。以中国茶的诞生、流行、传播、发展为脉络,通过茶的诞生和流行写中华文明的发展,通过茶的传播反映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茶自古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茶的神奇功效使它成为古代和近代贸易中的“液体黄金”,也一度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对象。在茶的故事里,有中国文化历史中最生动的部分;在茶的故事里,有世界版图震荡的关键瞬间。在茶的国度里,人类的故事从不间断。在茶的国度里,新的故事即将上演。
戎新宇
·文化史
·11万字
会员
摇曳的名分:明代礼制简史
礼制作为礼仪制度的简称,其表在仪(仪节仪物),其里在制(制度体系)。本书通过礼制变迁的视角,围绕“名分”这一主题,依托坚实的文献基础,采用轻松的语言笔调,重新解读明朝历史。从鲜为人知的“昊王令旨”揭开明王朝建立的别样篇章,到屡经变迁的天地祭祀制度,从蔚然成风的城隍崇拜,到乱用祖宗之名频繁发生的藩王夺权,从英、景之际的“两皇并存”,到天子征伐(明武宗)的荒调.……本书尝试采撷不同的历史片段,讲述当时的礼制故事,揭橥国家与民众为获得新的名分认同不断奋斗与挣扎的历史进程。
陈士银
·文化史
·33.2万字
会员
图说世界文明史(新版)
本书紧紧围绕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将人类文明划分成世界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两大部分加以叙述。在世界文明史中,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采用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把世界文明史上耀眼的闪光点组织起来。逐一介绍了欧洲文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各章又按不同的时代分别讲述,如欧洲的史前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在中华文明史中,则涉及思想、汉字文化、文学、科技、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民俗文化、体育与博弈、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系统完整地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全方位多视角地深入开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全书以精要优美的笔触,张弛有序的节奏,将人类文明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精心编排比较,具体而细微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图文并茂,鲜活有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纵览古今,洞悉文明的精髓,感受艺术的魅力,领悟文明背后的底蕴,学会借鉴、博采各种文明之长,激发创造灵感,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中收获新的启迪。
文若愚编著
·文化史
·33.4万字
会员
仪轨:朝鲜王室记录文化之花
仪轨是朝鲜时代以文字和图片形式记录国家和王室重要礼仪活动的报告文书,其影响力仅次于《朝鲜王朝实录》。仪轨作为朝鲜时代记录文化的宝物,本书成书之前,无论是书籍还是媒体对其介绍都不够充分,不够全面。本书对庞大的仪轨资料在数量和内容方面进行梳理,在学术角度上对其分门别类进行论述、说明,是一本通俗易懂、不可多得的历史知识普及版的学术专著。此书详细介绍了“朝鲜时代的国情报告书—仪轨”,将独特、多彩的宫中文化生动、立体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韩)申炳周 金文植
·民族文化
·11.9万字
会员
水龙吟:一座城市的饮水思源
这是城市文化学者婴父先生的最新非虚构类作品,《水龙吟——一座城市的饮水思源》讲述郑州人民的“生命源泉”的前世今生。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水源”也是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第一要务。本书从郑州的河、湖、井、渠、沟的历史梳理着手,从逐水而居,到凿井而饮;从就近取水,到千里引流,为读者提供了认识郑州这座城市水之命脉的方法和依据,启示我们饮水思源,珍爱生命。口述史的方法,资料来源的严谨、扎实,延续了作者《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造像》一书的优势,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以及难得一见的历史当事人图片,共同构成郑州历史文化的独特读本。
婴父
·文化史
·10.6万字
会员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本书介绍了北京300余座地铁站名(包括已开通的19条线路及年底开通的3条线路)的由来与掌故。包括站名由来及沿革、景观、风物、民俗、掌故等。全书按线路顺序排列,每个车站的介绍独立成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简洁明快,便于阅读。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线路,但尚无一个城市系统而全面地将地铁站名的历史与掌故汇编成集。地铁站名作为地域名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加以保护与传承。《北京地铁站名掌故》可视为介绍北京地铁站名历史与人文的一个“简明读本”。
户力平
·民俗文化
·20.6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