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化

  • 中国人的婚礼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人的婚礼

    中国古代,婚礼就形成六个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称为“六礼”,而且沿袭千年。本文就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分别讲述各个地区、民族和不同社会阶层婚礼的特异之处、细微之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传统民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常胜利 ·中国文化 ·5.4万字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香典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香典

    《香典》,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一体,从香料种类、产地考证、逸闻趣事说起,分别阐述著名香品的特性、提取方法、配置香方、焚熏之法;香炉、薰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与香有关的史料故事、逸事奇闻;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香诗文。编者另补入香料真假鉴别、收藏,焚香礼仪等专题知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香文化面貌。
    (明)周嘉胄 (宋)洪刍 陈敬 ·民俗文化 ·28万字
  • 思想史语境下的西方奥威尔批评阐释在线阅读
    会员

    思想史语境下的西方奥威尔批评阐释

    “奥威尔批评”(OrwellCriticism)是重要的学术史课题,但必须要放置到相关思想史语境才能得到有效和深入的阐释。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巨大的影响力和文学声望导致20世纪以来不同政治谱系的知识分子团体和个体(特别是英美知识界)竞相发表评论。这些极其丰富的评论褒贬不一,策略各有不同,不仅凸显出重要的学术史价值,而且还因其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显著的政治动机承载着重要的思想史意义。本书以学术史和思想史双重视角考察西方重要知识分子团体和个体如何围绕奥威尔而展开的文学批评,揭示其对奥威尔进行政治和文化利用的本质特征。本书主要由绪言、文学批评与奥威尔文学声望的确立、英国左派的奥威尔批评、英国新左派的奥威尔批评、纽约知识分子的奥威尔批评、1984年前后的奥威尔批评、2003年前后的奥威尔批评、结语和附录九部分章节组成,旨在对奥威尔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论及不同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及文本,兼顾文献与阐释、史料和思想的关系,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同时以思想史切入外国作家学术史研究,并对批评文本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动机进行深度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显著特色。
    陈勇 ·文化评述 ·22.1万字
  • 中华经典对联与故事:祠庙陵墓对联(上)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经典对联与故事: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萧黄编著 ·民俗文化 ·3.8万字
  • 茶席窥美在线阅读
    会员

    茶席窥美

    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将茶席历史、茶席构成、茶席美学、茶席的插花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本书最大的创新是在于对茶席美学意蕴的阐发,这是此前一些茶席类书籍的弱项;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由形而下之器、艺而入形而上之道、美,道器不离,艺美相即。
    静清和 ·中国文化 ·7.8万字
  • 轻轻松松学国学在线阅读
    会员

    轻轻松松学国学

    “国学”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涤荡我们的心灵,还能鼓舞我们生活的勇气,增强我们工作的信心,健全我们特有的人格,养成有益于我们自身、有益于我们家庭、有益于我们国家、有益于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良好品性。
    汪建民 ·中国文化 ·28.6万字
  • 中华经典对联与故事:山水佳迹对联(下)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经典对联与故事: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萧黄编著 ·民俗文化 ·3.7万字
  • 天人合一在线阅读
    会员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由宋代著名思想张载明确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经久不衰的思想话题,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在此之前,古人虽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语,但隐含“天人合一”思想的观念早已存在。本书是按照“道法自然”“民胞物与”“尽心知性”“山水媚道”“赏游登临”“田园意趣”六类将古代先贤相关论述精选汇编而成。
    韩经太 陈亮 ·中国文化 ·11.6万字
  • 中华典故(第六卷)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典故(第六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百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竭宝峰主编 ·中国文化 ·10.3万字
  • 诚信赢天下在线阅读
    会员

    诚信赢天下

    本书对于涉及企业和个人生存之本的“诚信”的内涵作出充分的阐释。从修身、处世、做人、为官、为商等多方面阐述诚信的重要性,生动运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辅助说明诚信的价值观,希望读者心怀诚信行走天下,做到“我诚信故我在”,让诚信成为每个人心中和整个社会不变的主旋律。做到信义传千古,美德恒久远。
    谢寒梅 ·中国文化 ·17万字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与中央政府(修订本)上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与中央政府(修订本)上

    本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的修订版上册。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规则和运行机制,全面论证了古代皇帝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的历程,介绍了与皇帝制度相关的太子制度和太后制度等内容,分析了皇帝制度的运作方式及其与官僚制度的关系;论证了古代中央政府从世袭制到官僚制的演变,展示了帝国时代中央政府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后期六部制的变化内涵。全书资料翔实可靠,逻辑严谨,言必有据,有助于读者从政治制度角度了解中国国情的历史渊源,初版得到学界较高赞誉,适用于对本主题感兴趣的各类读者。
    刘文瑞 ·中国文化 ·27.2万字
  • 红楼探玉在线阅读
    会员

    红楼探玉

    这就像是侦探在调查一桩密室杀人案,整个过程新奇有趣而扣人心弦。直到有一天,当一个假设能够合理地解释所有的论据,并与所有典故都协调一致,这个假设才是完美的结论,案件在这一天才被彻底侦破。今天就是这一天。我终于破解了《红楼梦》的结局真相。这包括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甄宝玉、史湘云的命运。真正的结局竟和以往红学家说的都不同!——王一
    王一 ·中国文化 ·15.4万字
  • 江南风情好 菜蔬清如诗在线阅读
    会员

    江南风情好 菜蔬清如诗

    江南风物清嘉,蔬菜应时而出。正是善烹菜蔬,让江南人的生活清雅如诗、独有魅力。以蔬菜和素食材为线索,娓娓介绍以姑苏为中心的江南风情。字里行间别有韵味,闲读几页,就仿佛置身江南,人在青山绿水间、粉墙黛瓦中,听评弹、饮香茶……
    嵇元 ·随笔 ·26万字
  •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人文与社会译丛)在线阅读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人文与社会译丛)

    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活中那些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逻辑,而且试图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民主社会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使命何在。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文化研究 ·38.2万字
  • 外国文化史在线阅读
    会员

    外国文化史

    《外国文化史》定名为“外国文化史”,一是表明它的相对性和学理立场,即相对“中国文化史”而言,只以它为论述的参照系,不包括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二是全书既大量描述了外国文化的千姿百态,深入梳理了外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又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尽可能为读者创造一个非常明晰、舒适的阅读空间,给他们一种史论结合的阅读快感。应该说,学习这种外国文化史对于当前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上的人来说,是面对政治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转型期社会最佳的文化选择。
    孟昭毅 曾艳兵 ·文化史 ·30.5万字
  • 中秋与赏月(文化之美·万民节日)在线阅读
    会员

    中秋与赏月(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源流演化——起源称谓、源于古老浪漫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并传桂子于人间、对月崇拜及拜土地的说法、玄宗游月宫并大力推广、中秋被正式定名为节日、祭月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兔儿爷的出现和文化传承、饕餮盛宴——饮食文化、月饼在我国的缓慢发展、北方地区的独特饮食风俗、南方地区的诱人中秋美食、台湾地区的别样饮食习俗等内容。
    陈秀伶 董胜编著 ·民俗文化 ·7.1万字
  • 论语故事在线阅读
    会员

    论语故事

    本书是一部《论语》故事集。作者以《论语》章句为素材和纲领,以孔子及其弟子为主角,撰写了28则小故事,既形象、直观地阐释了《论语》所蕴含的哲理,又生动地重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故事,以及春秋末期的社会风尚。比如《宰予昼寝》一章,作者根据《论语·公冶长篇》的一段原文,细腻地重构了宰予的心态变化,推想出“宰予昼寝”的前因后果。其描写能让现代的读者感同身受,进而更好地理解《论语》原文想要传达的道理。本书分为28章,每章一则故事,章前附有相关的《论语》章句原文和白话翻译。
    (日)下村湖人 ·中国文化 ·11.7万字
  • 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在线阅读

    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现在面对着越来越大量的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自恋的和误导性的知识平等主义立场上对任何事件信口开河。今天,所有的人通过WebMD(美国健康医疗服务网站)和维基百科都可以了解所有的事,每个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拥有和医生、外交官一样的知识。所有的声音,即使是最荒谬的,也要求被平等地考虑,而对立的态度则被认为是精英主义。本书作者指出,反对专家运动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网络的开放性,高等教育中的“顾客至上”思维,以及新闻产业的娱乐化。诡异的是,信息的民主传播,而非受教育大众的培养,反而开始产生一批一知半解的、愤怒的公民,他们公开指责智识的完善。这与美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反智主义思潮不谋而合。作者认为,当今抵制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现象,使普通民众相信没有人比别人懂得更多,这使民主机构面临堕落为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或技术专家治国的危险,而最糟糕的是二者的结合。2017年美国大选后,这一局势变得更加恶劣。本书为西方民主在信息时代能否稳固和长存敲响了警钟。
    (美)托马斯·M.尼科尔斯 ·各国文化 ·14.6万字
  • 易经讲堂在线阅读
    会员

    易经讲堂

    《周易》是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三本经典之一(其余两本是《论语》及《老子》),既是儒、道两家哲学之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学术基本理论的依据,因此可以推知,《周易》和易学的兴衰,可以影响中国文化的兴衰。本书乃根据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黄汉立老师演讲的易学课程——“如何打开《易经》之门”的录音整理而成,内容既涉及《易经》、易传《十翼》与易学发展的重点介绍,也精辟地阐述了《周易》与占筮、太极图、太极拳及丹道的关系与精粹所在,并旁及西方文化以作比较,可视为开启中国文化宝库不可多得的钥匙。
    黄汉立 ·中国文化 ·16.2万字
  • 中国的修养(中国礼乐文化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的修养(中国礼乐文化丛书)

    本书融合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诸子对完美人格的阐述,结合历史经验和理论建构,从“励志”“正心”“修身”“怀德”“向学”“立业”等六个方面详述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所应该具有的修为,引导青年了解了成就事业的核心根基。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中国自身的传统之中,运用几千年文明积累的经验、教训、策略、方法来审视我们周边的人和事,来审视我们成家立业、修齐治平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师古而不复古,才能卓然独立,超乎其上。
    曹胜高 ·中国文化 ·16.8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