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桃核承气汤(古代经典名方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桃核承气汤(古代经典名方丛书)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方桃核承气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本方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本方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成果,并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全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对本方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
    牛俐等主编 ·中医 ·20.7万字
  • 司徒铃针灸传薪集在线阅读
    会员

    司徒铃针灸传薪集

    本书主要介绍已故岭南名医、著名针灸学家司徒铃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典型医案,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司徒铃学术传承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司徒铃针灸基础知识诠释、司徒铃学术思想、司徒铃学术传承与发展、司徒铃临证与医案、司徒铃论著精选、司徒铃针灸补遗等,全书内容实用,病案典型,对了解岭南针灸流派,挖掘岭南针灸文化及特色学术理论有重大意义,且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供针灸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符文彬主编 ·中医 ·20.7万字
  • 古老神奇的灸法:化脓灸治疗肺系疾病在线阅读
    会员

    古老神奇的灸法:化脓灸治疗肺系疾病

    《化脓灸治疗肺系疾病》一书首次系统论述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慈利化脓灸”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丰富了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和治疗范围,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编写成员均为中医药行业中的高层次人才。化脓灸作为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本专著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系统性,本书全面介绍了化脓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从历史渊源到现代研究,内容涵盖全面,层次分明;二是实用性,重点介绍了化脓灸在多种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生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总结归纳化脓灸的理论、技术及应用,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习和研究,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
    刘密 卓玉翠主编 ·中医 ·20.6万字
  • 中医药防控新型流感作用与体系建设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药防控新型流感作用与体系建设

    本书以2009-2011中医药防控甲流研究为主线,涵盖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新发/突发传染病(甲流)证候特性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体系与平台建设、专家组织系统、中医药防控方案制定与实施等等,系统体现了中医药在应对甲流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
    王永炎 ·中医 ·20.6万字
  • 名老中医胃肠病效方验案在线阅读
    会员

    名老中医胃肠病效方验案

    中医药治疗胃肠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本书精选了当代众多名老中医胃肠病临床诊治经验,重点介绍了名老中医的医案和良方。医案部分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等,医案浅析对名老中医的诊治思路、处方内涵进行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妙之处,揭示了名医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思路。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李志更 冯岩主编 ·中医 ·20.6万字
  • 钱塘医派在线阅读
    会员

    钱塘医派

    “钱塘医派”形成于明末清初,延续至清末民初,历经三百多年。“钱塘医派”以钱塘(今杭州)医家卢复、卢之颐、张遂辰为早期代表人物,以张志聪、张锡驹、高世栻为中坚人物,并由仲学辂、章太炎为后期传承代表,以侣山堂等地为主要活动场所,集讲学、研经与诊疗活动为一体,以维护旧论为学术主张的医学流派。本书论述了“钱塘医派”形成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人物的生平事略与著述及学术思想、学术研究成就、历史地位与影响、著述原文选释和医案选按等,对“钱塘医派”做深入的研究整理,既有理论阐发,也有临床经验介绍。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西医学习中医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
    胡滨 竹剑平主编 ·中医 ·20.6万字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在线阅读
    会员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

    本书精选《黄帝内经》养生名言64条,根据内容分为养生法则、因时养生、脏腑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气功养生和病后养生,每条精讲均分四个部分:首先辑录原文,其次配以译文、释义,最后归纳为应用。原文选择,出自《黄帝内经》通行版本,注明篇章出处。译文竭力追求信、达、雅,将深奥的古文用流畅的语体表述出来。释义则紧扣原文本意,阐释疑难之处,疏通原文,便于读者全面准确理解原文。其中应用部分用力最勤,作者根据原文内涵,密切结合实际,详述如何将《黄帝内经》经旨运用于养生实践中,并介绍了诸多简便有效的养生方法。
    邓沂编著 ·中医 ·20.6万字
  • 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在线阅读
    会员

    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

    叶橘泉先生(1986-1989),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橘泉先生关于“方证学”的理论和实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只要大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证学”,中医必将出现新的鼎盛时期,当今全世界悄然兴起的中医热就是证明。叶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为中医发展而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充满艰辛的一页将永远留存在我国中医学的史册中。今天我们整理出版《叶橘泉医集》,为的是将其宝贵经验和学术体系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也为了让后继者永远怀念他。他的学术生命将在一代又一代后学者的血液中延续。
    叶橘泉编著 ·中医 ·20.5万字
  • 柴瑞霁中医肾病临证经验在线阅读
    会员

    柴瑞霁中医肾病临证经验

    柴氏中医世家,医名深重,影响广远,在山西中医界有“南柴”之誉。柴氏中医在疑难病诊治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肾病是其特色之一,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柴瑞霁先生作为柴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是肾病中医治疗经验的集大成者。本书集中体现了柴瑞霁先生在汲取先祖智慧和当代成果基础上,经过近50年的临床探索后总结提炼的对各类急、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丰富而有效的经验,展示了一整套独到而宝贵的辨证用药方法。许多理法心悟和用药思路,属于柴氏医家的原创经验,尤其值得珍视。
    柴瑞霁 ·中医 ·20.5万字
  • 历代名医时方一剂起疴录在线阅读
    会员

    历代名医时方一剂起疴录

    本书在汗牛充栋的古今中外历代时方医案文献中披沙拣金,严格筛选出“一剂治愈”,或是“一剂显效”的验案,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写照,而且还反映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因其中又包括了对经典时方的阐发、具体疾病的辨证分析、时方的加减应用、药物性味功效的探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浓缩、涵盖了中医理论和临床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时方医案的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古今中外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掌握以及临床各学科的深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尤虎 苏克雷 熊兴江编著 ·中医 ·20.5万字
  • 针灸歌赋临床应用在线阅读
    会员

    针灸歌赋临床应用

    本书是一部研究针灸歌赋临床应用的专著。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思想,分门别类地对针灸歌赋进行剖析,阐述其处方的适用病症、治疗原则、针灸手法及取穴原理,并附古代针灸医案以佐证,使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提高针灸疗效。全书分总论、各论及附篇。各论中详述了对内、外、妇、儿、五官科及眼科的常见病及疑难病的针灸治疗。本书是针灸医生、中医院校师生、针灸爱好者及临床各科医生有益的参考书。
    贺普仁 ·中医 ·20.5万字
  • 国医大师干祖望耳鼻喉科临证精粹(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国医大师干祖望耳鼻喉科临证精粹(第2版)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为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创业人之一。中华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本书介绍干祖望老中医学习从医家经历,介绍干祖望学术思想、医论医话、临证医案,养生经验等特色的内容。
    陈小宁 严道南主编 ·中医 ·20.5万字
  • 医心良苦:一位中医师的工作札记在线阅读
    会员

    医心良苦:一位中医师的工作札记

    全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每日门诊后的行医感悟。包括德成而上(大医之德:关爱患者)、艺成而下(针药并用实践录)、行成而先(中医治病新思维)、效成而后(效验奇案)四个部分,既有具体经过,又有体会,均为原生态日记,记录一位女中医师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全书案例丰富实用,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医务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学习参考。
    黄涛 ·中医 ·20.5万字
  • 王琦医书精选1: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王琦医书精选1: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背景、意义、哲学基础;论述了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性,阐释了中医理论思维的形式和特质、中西医理论思维之比较,指明中医理论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路向;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现状和困惑,探讨了解决中医临床思维的策略以及临床思维诊疗模式的构建;介绍了方药应用思维模式,从经方、名方、专方、小方、自拟方、辨体用方、主病主方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中医思维与方药应用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中医思维程序的规律性。
    王琦著 郑燕飞整理 ·中医 ·20.5万字
  • 心血管病证候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心血管病证候学研究

    本系列丛书系统归纳和总结当前中医临床及中药研发涉及的中医证候相关内容,整理出目前公认的中医证候的命名、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并以证病结合模式结合临床常见、研究成熟的疾病,从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疾病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丛书采用中医临床研究实例理论论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撰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人们对证候客观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本分册《心血管病证候学研究》一书,系统整理了近年来心血管疾病证候研究的成果,包括证候诊断、证候标准化研究、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证候临床研究、心血管病中医诊疗指南规范、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
    王阶 ·中医 ·20.5万字
  • 肿瘤病名中医良方验案在线阅读
    会员

    肿瘤病名中医良方验案

    中医药在防治肿瘤方面独具特色,本书精选了古今治疗肿瘤疗效确切的良方验方,全面反映了我国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本书以西医学病名分类。选取中医药古籍经典代表方及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分别从消化、呼吸、血液、泌尿生殖等系统,对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脑肿瘤和骨肿瘤等20个肿瘤的经方验方进行了总结介绍。每首方剂从组成、功效、主治、用法、处方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本书内容集古今中医妇科治疗之经验,具有极强的学习和临床指导价值。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临床医师,以及广大患者阅读参考应用。
    袁立霞 唐玲主编 ·中医 ·20.5万字
  • 虢周科临床学术经验集在线阅读
    会员

    虢周科临床学术经验集

    虢周科教授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医,汇通中西医理,衷中参西,提出中医脑病包含神志疾病的学术观点,并在2000年国内首创中医脑病心理科践行其学术观点。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虢周科教授凝练出践行整体医学观的临床状态医学新模式,倡导东西方医学的汇聚相长,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本书为其从医30余年临床、科研及教学之学术经验集合,系统阐述了虢周科教授从师从中医名家研习经典出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脑病与心理相关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经验。本书理论联系实践,且从实践中进行原始理论创新,不囿陈说,力图还原“以人为本”的疾病治疗观,对教学、医疗、科研具有指导意义。
    林松俊 秦秀德 王建军主编 ·中医 ·20.5万字
  • 内科常见病外治疗法在线阅读
    会员

    内科常见病外治疗法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外治法多达四百余种,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在治疗范围上一般分内病外治、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外治法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骨科外治法等。
    颜延凤 ·中医 ·20.4万字
  • 古今医诗在线阅读
    会员

    古今医诗

    《古今医诗》为清张望著。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全书共53卷,其中卷1列引据,卷2~4专论本草,卷5为脉学,卷6~7列述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医理及诊法,卷8~36分述伤寒、内、妇、儿、外、杂等各科疾辨及证治方药,卷37为灸法,卷38~53为诸方以及名家方论。是一部综合类、歌赋体的中医药学著作,于学于用都颇为便利。
    (清)张望 ·中医 ·20.4万字
  • 中医脾胃病临证精要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脾胃病临证精要

    许二平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伤寒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方剂配伍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及仲景方药的现代研究,临床擅长中医脾胃病及其他内科杂病的诊治。本书结合许二平教授多年的临证验案,系统论述了其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精华“临证五法”,即以和为本、以通为用、祛湿为要、寒热并用、疏调气机。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脾胃病辨治总则,下篇为脾胃病各论,每种病证包括病机特点、辨证精要、分型论治、常用药对、医案选录等内容。本书的出版,可为中医脾胃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许二平主编 ·中医 ·20.4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