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骨骼肌肉康复学评定方法在线阅读
    会员

    骨骼肌肉康复学评定方法

    第一套专门针对康复医师、治疗师(和住院医师)的带有培训色彩的用书;2.在国家相关部门未明确专科培训要求前试探性地投放康复培训丛书以引导培训方向。康复学科的广泛开展,康复人才大量需要。作为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实验性培训教材,搞清楚了康复评定才能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李雪萍 何成奇 ·中医 ·27.3万字
  • 中西排卵诱导法治疗不孕不育症在线阅读
    会员

    中西排卵诱导法治疗不孕不育症

    “中西排卵诱导法”治疗方法是将中西医证与病、整体与局部治疗各自的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突出了整体性的个体化中西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新法。本书有条理地阐述中西医对不孕不育的认识及其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包括中医周期疗法及西医诱导排卵法和辅助生殖新技术,详细的介绍了“中西排卵诱导法”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及其优势,并附案例剖析。
    程泾 ·中医 ·27.2万字
  • 针余漫记:于致顺六十年头针经验在线阅读
    会员

    针余漫记:于致顺六十年头针经验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于致顺教授60余年针灸治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亲传弟子整理而成。全书由于致顺头针疗法、针灸配穴与处方、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三个部分组成。于氏头针主要介绍头穴相关理论知识,治疗理论上提出“针场假说”“于氏头穴分区”的新理论,方法上形成了“头针丛刺针法”的新技术,疾病治疗上提出“头穴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新观念。针灸配穴与处方部分,详细介绍针灸配方的原则及常用的配穴法,重点阐述了时间配穴法规律,增加了养子法、纳甲法的内容考。临证医案与医话杂谈主要为于致顺的病案、读书心得及针灸未来的科研思路等。
    孙忠人主编 ·中医 ·27.2万字
  • 曹颖甫用经方在线阅读
    会员

    曹颖甫用经方

    本书从《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四书中,采摭曹颖甫对235首经方的阐论和临证运用(医案)。每首经方均分“组成”“应用”“鉴别”“方论”“禁忌”“预后”“医案”等部分,含括曹氏医案260余则、70余种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包括感冒、伤寒、发热、咳嗽、喘证、哮证、肺痈、肺痿、心悸、胸痹、胸痛、不寐、神昏、痫证、神志恍惚、胃脘痛、结胸、呕吐、腹痛、腹满、泄泻、便秘、臌胀、头痛、眩晕、中风、肿胀、癃闭、遗精、血证、瘀血、痰饮、汗证、虚损、痹病、腰痛、足痛、疟病、梅核气、蛔虫证、肠痈、奔豚,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痛经等),以充分展示曹颖甫如何运用经方。
    李成文 路秀云主编 ·中医 ·27.1万字
  • 明医经验录:医学气功新疗法在线阅读
    会员

    明医经验录:医学气功新疗法

    本书总结作者几十年临床治疗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经验,对无名病、罕见病、疑难杂症和绝症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以中医、西医、有氧功法三结合为原则,对失眠多梦、抑郁症、顽固性头痛、便秘、颈肩腰腿痛治疗有特效。
    杨峰 ·中医 ·27.1万字
  •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与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与实践

    “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是以病机为靶向的中医临床组方原则,其核心是强调方剂要素(方剂配伍单元)与证候要素(病机单元)的链式关系。本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经方“五脏五味补泻”方剂要素提取等,并从选方原则、组方原则、优化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证对应”“方-证要素对应”与“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第二、三章为经方“方-证要素”解析,逐一解析《伤寒论》115方及《金匮要略》205方“方剂要素”与“证候要素”之间相互对应的链式关系。掌握经典方剂中蕴含的“方-证要素”对应关系,有利于针对现代疾病谱复杂病机的变化,提取经方“方剂要素”而灵活组方,提升经方临床应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第四章为“方-证要素对应”组方原则指导下的临床实践,遴选临证验案100例,涉及呼吸、消化、神经、精神、内分泌、血液、心血管、泌尿、风湿、妇科、儿科、外科等多种疾病,案例后附有“按语”,分析辨证论治、组方用药思路,揭示证候要素、治疗法则、方剂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在总结规律,启发临床。
    李宇航 郑丰杰编著 ·中医 ·27.1万字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万病回春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万病回春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共8卷。卷1前列“万金统一述”,总论天地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主病脉证等。次载药性歌、诸病主药、脏腑、经脉等项目。卷2~8分别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病证184种,每病均阐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后附医案。卷末附“云林暇笔”,载有“医家十要”等,有的版本还附有“龚氏家训”等篇。
    (明)龚廷贤撰 张效霞整理 ·中医 ·27.1万字
  • 伤寒论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论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伤寒论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伤寒论》进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郭霭春 张海玲编著 ·中医 ·27.1万字
  • 医经允中在线阅读
    会员

    医经允中

    《医经允中》系清·李熙和撰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全书共24卷。书中纂集《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诸书内容,分别从医理、脉理、诊治、用药等专题予以阐述。其中,首卷为总论;二至四卷论脉,分述36种脉象、16种怪脉及脏腑阴阳脉等;卷五至卷十六论病,将《内经》原文分隶于诸证,侧重阐明医理,而不载方药,仅论《动气》及《妇人保产》二篇略载数方;卷十七至卷二十三论药,以脏腑各有温凉补泻之宜分配之;末卷集论医格言及延年要诀。全书强调以切脉为首要,推崇《内经》经旨、仲景伤寒之论,立法严谨,方药平和。本书资料丰富,内容简练,切合实用,可供中医药工作者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临床诊疗水平参考之用。此次以清康熙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与校勘。
    (清)李熙和 ·中医 ·27.1万字
  • 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在线阅读
    会员

    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本书通过对临床大数据床研究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将全书分为理念、方法、实例、体系四大部分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大数据、临床和中医药研究的内在相关性,指出大数据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二章到第五章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包括数据来源、选题、设计、数据仓库构建、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分析等;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从“药”和“病”两个角度列举了大数据临床中医药研究脑卒中的多个实例;第八章和第九章主要讲述了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的原理、框架以及构建。希望读者能通过内容加深对于大数据临床研究以及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同道交流。本书面向的读者是中医药学临床科研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对于前者,希望书中中医药研究实践能鼓舞更多同道加入到中医药临床大数据研究中来,也希望通过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的研究能给正在开展临床大数据研究的同道一些新的启发和灵感;对于后者,希望本书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的研究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线索或参考。
    沈晓明 苏朝阳主编 ·中医 ·27.1万字
  • 仝小林微医辨惑传习录在线阅读
    会员

    仝小林微医辨惑传习录

    2014年仝小林院士与弟子学生利用微信创建中医学术交流平台,针对历代理论难题、临床专病经验、方药量效果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平等交流,鼓励争辩,唯真唯实,唯用唯效,气氛热烈,亮点频现,《仝小林微医辨惑传习录》即为师生互动的学术结晶。本书分仝小林论中医维新、中医基本理论辨惑、中药方剂运用心悟、中医临证经验发微、临床典型案例探讨等部分,将讨论文字分类整理,直指核心,汇聚精华,理论发挥、案例评析,密切联系实践,体现知行合一,读者如能深入体会全书之理、法、方、药、量、案之真义,必有收获。
    朱向东 赵林华 黄飞剑 ·中医 ·27.1万字
  • 中医病因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是联结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性知识,然而,最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关于中医病因的内容却只有24页纸,约3.5万字的内容,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4类,介绍各类病因的致病特点。但是,中医病因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并不清楚。中医病因学是一门研究致病因素的客观实在及其致病机制的中医基础学科。传统中医学命名了少量的疾病,如疟疾、痢疾、天花,但更关注大量的症状和症状组合(即证候);现代西医学描述了少量的症状,如发热、疼痛、发绀,但更强调大量的疾病和症状组合(即综合征),如何使传统中医学的症状、证候与现代西医学的疾病、综合征相互融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关键科学问题。
    张启明主编 ·中医 ·27万字
  • 路志正中医心病学在线阅读
    会员

    路志正中医心病学

    本书是《路志正医学丛书》的分册之一,是以反映路老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主的中医心病学专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医心病学基础,主要阐述心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其他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阐述心病病因病机,及路老的观点与认识;中篇为中医心病治法,重点阐述路老常用治法方药、调理脾胃辨治心病的理念和遣方用药规律;下篇为中医心病辨证论治,具体体现路老辨治心病的临证思维和经验。书后的附录是回顾路老中医心病学术思想的形成,见证一代宗师的风范和养成。
    路志正主编 ·中医 ·27万字
  • 中医之学与道(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之学与道(第2版)

    本书在1版基础上,新增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2年在中医药领域发表的观点较为鲜明、影响较为深远的文章、论文及采访记录。内容涉及中医本质解读、中医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探索、学术争鸣探讨、中医药热点问题评述等方面,视角独特、思想荟萃。作者旨在通过本书给予广大中医学子信心,激发中医药业内外人士关注并思考中医药,为学术开拓提供思路,从而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何清湖 ·中医 ·27万字
  • 老年人饮食+运动+中医调养全书在线阅读
    会员

    老年人饮食+运动+中医调养全书

    人到老年,整个生理状况、各器官的功能、心理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基于此,老年人的饮食选择及安排,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成年人,而应有其独特的选择和禁忌。因此,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把食物的特性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消化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安排,做到膳食结构合理,营养需求平衡,最终达到使老年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马洪莲编著 ·中医 ·26.9万字
  • 临床状态医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临床状态医学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以理论研究为核心,通过对状态医学理论的阐述,使医务工作者初步掌握临床状态医学的理论纲要。共七章,第一章是对疾病医学的思考;第二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的含义,阐述临床状态医学对生理机制的认识及中医学在临床状态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临床状态医学对病因、发病和病理变化的认识;第三章为中医学中的状态医学思想,分别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部分后世医家的思想及中医学的特点来阐释;第四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的优势和意义;第五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中的诊断方法,包括中医四诊法、心身兼顾法、多元诊断法、兼容替代法、三维诊断法。第六章为临床状态医学的治疗方法,从治疗目标、治疗模式及具体的治疗方法介绍等几方面来阐述。第七章为临床状态医学对医师的要求,并介绍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的方法。下篇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常见临床症状、常见疾病诊疗中列举出作者有一定临床体会的35种常见症状及疾病的状态医学诊疗思路和方法,并附27则临床病案来探讨其临床应用及疗效。
    虢周科编著 ·中医 ·26.9万字
  • 中医门诊备要:刘善锁临床经验集录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门诊备要:刘善锁临床经验集录

    本书专为门诊中医师设计,以基层临床常见症状为纲,纲下设病,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系统深入细致地总结了介绍了河南濮阳市名老中医刘善锁先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的经验,如辨证分型、各型经验方,以及药物的使用经验、配伍规律等,清晰、简明、实用,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对基层中医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艳淑 刘继如 刘红梅 ·中医 ·26.8万字
  • 张健眼科医案在线阅读
    会员

    张健眼科医案

    本书分为两部分,并附方剂汇编。第一部分为名医传记,内容包括从医之路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医案精选:其内容共涉及眼科病证79种,典型病案254则,方剂147首(其中家传和自创经验方33首),基本覆盖了中医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著名眼科专家张健的临证思辨特点和用药经验。
    张健 ·中医 ·26.8万字
  • 补土理论临床启玄:古代医家补土医案诠释在线阅读
    会员

    补土理论临床启玄:古代医家补土医案诠释

    全书分为“医家简介篇”和“医案篇”两部分,“医家简介篇”主要介绍其生平简介、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医案篇”对具有补土派思想的医案进行诠释、解析,包括“医案分享”、“医案解析”和“编者谨按”三部分,其中“医案解析”的末尾标明所选医案丛书的点校者、著者、出版社、年份、页码;“医案解析”提炼医案要点,“编者谨按”结合临床对医案理论进行“升华”。
    卢传坚 ·中医 ·26.8万字
  •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四辑)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四辑)

    本刊第四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9篇,“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在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栏目既有法律制度、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层面的讨论,又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等具体个案的剖析,还有从国外法律分析、国际立法借鉴等视角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栏目既对出土医学文献的激活与利用进行整体思考,又以《天回医简》的整理研究为例进行分析,还对出土医药简牍与战国秦汉医疗史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中医哲学研究动态”栏目评介了新近出版的《中医学的逻辑哲学:中医原创思维与中西医逻辑比较》《宋元明清医学哲学思想史》两部学术著作。
    陈玉梅 江凤艳主编 ·中医 ·26.8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