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肾藏精藏象理论与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肾藏精藏象理论与实践

    脏象理论在防病治病中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需求,而“肾脏象”理论是中医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书内容包括:“肾脏象”相关理论的发生与发展、肾脏象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肾系统相关现代科学内涵研究、肾与他脏关系研究进展、肾经与十二经、从肾论治相关慢性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及未来展望,共7章25节。以继承及创新中医基础理论中肾脏象内容为核心,以解决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过程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能够指导临床实践为目的,论述内容从古至今,从宏观至微观、从理论到实践、重于实用,易于掌握,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以翔实中医肾脏象理论体系
    王拥军 ·中医 ·32.3万字
  • 《黄帝内经》详解在线阅读
    会员

    《黄帝内经》详解

    本书详细解读了《黄帝内经》,结合现代生活习性,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形式,以艺术性的图解方式,使知识性、艺术性融于一体,译文明白严谨,注释详尽准确,让读者轻松把握书中的每一个重点、难点,是每一个追求健康长寿人都不应该忽视的一部宝典,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常学辉 ·中医 ·32.2万字
  • 汤液经解在线阅读
    会员

    汤液经解

    《汤液经解》为经方大家卞嵩京先生所著。全书共四卷,卷上以刘民叔先生1956年至1960年口授心传为主,卷中及卷下为卞嵩京遵循刘师思想所作,卷末为读《汤液经》之医论心得。全书逐条训释《伊尹汤液经》,为《伊尹汤液经》问世后第一个全注本,并参校《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本,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药性功能诠释方证,旁征博引,以经解经,论述详尽,独具只眼。本书可供临床中医师或对经方有兴趣者学习参考。
    卞嵩京 ·中医 ·32.2万字
  • 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温病条辨》评注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温病条辨》评注

    本书系《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之一。对中医经典《温病条辨》做了全面的评注。书中针对每条原文采用“提要”、“注解”、“评注”形式,对某些重要方证条文,结合临床,后附笔者及吴鞠通等古代医家所治医案,并加按语剖析之。本书结合笔者学医四十年来的临证体会及学习之悟,对《温病条辨》条文内容的理论意义、方药使用及临床所治病症进行分析和阐发,详略结合,较全面的揭示了吴鞠通的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启迪思维之用。广泛适用于中医学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生,或中医爱好者。
    张思超编著 ·中医 ·32.2万字
  • 何氏本草类纂与药性赋校评(何氏二十八世医著新编)在线阅读
    会员

    何氏本草类纂与药性赋校评(何氏二十八世医著新编)

    本书收编的著作均经28世何时希编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由于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中药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清)何应璧等著 何新慧校评 ·中医 ·32.2万字
  •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第二版)在线阅读
    会员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第二版)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胡希恕 ·中医 ·32万字
  • 我读《金匮》在线阅读
    会员

    我读《金匮》

    本书分上下二部。上部为“导读十论”。仲景是医圣,也是医人,作者坚持求真的原则和学术平等的理念,探讨了张仲景学术个性、批判性继承《内经》、诊断模式及临症思路的后世误读等被广泛忽视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金匮》的理解发挥千余年来未见循序渐进的深层原因。下部以张仲景诊治思路为指向,从诊与治(而非辨证、方证)二者的归纳入手,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对《金匮》重点原文予以解析,力求尽量贴近仲景原意。本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命题,诸如仲景学说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仲景学说与方证学说的关系、异病同治有否体现仲景的治方匮乏等,足以引发中医界的深入思考。本书独辟蹊径、说理清晰,逻辑严密、别开生面,是蒋明教授研究《金匮要略》近四十年的心血结晶,为仲景学术研究带来新风,值得中医学人一读。
    蒋明 ·中医 ·32万字
  • 张西俭脉论脉案集在线阅读
    会员

    张西俭脉论脉案集

    张西俭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其脉学造诣较深,特色明显,在传统脉学基础上有较大发挥,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推广价值。本书详细论述了张西俭先生关于中医脉诊的继承与发挥,并突出了张西俭先生的有独创性的脉学理论,对诊脉规则、指法要点(包括指法五式、操作程序、体察方法)以及脉象识别、主病都有特色型发挥,其中“郁、满、糊、亢、气点、气团”等的描述为常规理论所未及。脉案部分反映了张西俭教授据脉辨证用药的经验,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张西俭 ·中医 ·32万字
  • 六气御龙说伤寒在线阅读
    会员

    六气御龙说伤寒

    如果我们能用气化学说把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的原理方法说清楚,也可以说就是在用气化学说对“六经辨证”进行一种新的阐述。如果在这个体系内能够把《内经》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及其变化特征和病理情况下的处方用药完美地阐释,则医学的基本理论就体现在了这种阐释中,也就可以避免后世学者陷入必须面对六经辨证种种不同学说的苦恼中。清楚地阐释六经辨证所包含的理论框架则可以使学习经方者有一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总体把握。
    马昆 ·中医 ·31.9万字
  • 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在线阅读
    会员

    医方求真:邓中甲临证制方旨要

    本书系邓老临证四十余年部分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的汇集。展现了邓老在方药配伍学的独特成就,即中药功效控制的多因素研究——根据邓老重视多功效中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控制因素研究的思想,针对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和运用技巧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总结出具有邓老特色的方药配伍理论。并且通过收集、整理邓老多年验案,从学术脉络、诊疗特色、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医案进行研究与探讨。
    由凤鸣 张晓丹 ·中医 ·31.9万字
  •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在线阅读
    会员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秦伯未 ·中医 ·31.9万字
  • 《内经》脾胃理论新运用在线阅读
    会员

    《内经》脾胃理论新运用

    全国名中医何晓晖教授坚持几十年学《内经》,悟《内经》,用《内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他深入挖掘《内经》脾胃理论,并加以研究、诠释、发挥和运用,形成了“胃质学说”、“肠质学说”、“脾主运化八环节”、“脾藏营”、“胃主五窍”等新学说,他依据《内经》“以平为期”“顺而已”“一曰治神”“以时治之”等治疗思想,构建了“脾胃病治疗衡法”、“顺性而治”“治胃先治神”“辨时论治”等治则治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新经验。本书系统介绍了何晓晖教授对《内经》脾胃理论的新学习、新感悟、新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临床参考意义。
    何晓晖编著 ·中医 ·31.9万字
  • 临证指南医案在线阅读
    会员

    临证指南医案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自面市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可,本次是我们从106种古籍中选出30种进行修订。修订原则是:1、本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常用、读者需求量大的品种,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订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由专家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3、原则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记和注释。4、在装祯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以精装版面市,在版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该书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医案。卷九和卷十为妇科、儿科医案。全书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
    (清)叶天士 苏礼 ·中医 ·31.9万字
  • 图解花养女人:美丽一生幸福一生在线阅读
    会员

    图解花养女人:美丽一生幸福一生

    本书以国医经典著作为基础,挖掘《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诸多本草学巨著花卉养生精髓,汇集古今花卉食疗专著中的花疗花膳方,收录古今医家以花疗疾以花养生的绝学,以现代解读方式阐释了中医花卉养生养颜养心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选出20余种于女性有益的花卉,分别对各类花卉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和花疗方、花膳方,各类花卉与常见蔬果的搭配,现代的花香精油疗法进行介绍。本书帮助读者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花,科学有效地运用鲜花疗疾、保健、抗衰、养颜,具备较高的出版价值。
    吴林玲 ·中医 ·31.8万字
  • 医级在线阅读
    会员

    医级

    《医级》,又名《医级宝鉴》,是一部综合性中医学著作,成书于1775年,由清乾隆年间钱塘医家董西园撰著。共十二卷;正文十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论理透彻,适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也是中医业余爱好者的良多读物。
    (清)董西园 ·中医 ·31.8万字
  • 内科中成药用药速查在线阅读
    会员

    内科中成药用药速查

    每分册以疾病为目,每疾病分为概述、疾病诊断标准、西医治疗、中成药应用和单方验方等五个部分。既有西医关于疾病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主体内容,又注重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简单、明了指导西医医生开处中成药处方。
    刘平安 刘建和主编 ·中医 ·31.8万字
  • 金匮要略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金匮要略白话解(郭霭春白话解丛书)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金匮要略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金匮要略》进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郭霭春 王玉兴编著 ·中医 ·31.7万字
  • 咳嗽在线阅读
    会员

    咳嗽

    本著作从千余种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80余种对中医咳嗽在理法方药有较为突出或较为系统的论述内容加以整理而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重视传世文献总结以外,补充了散佚古籍对咳嗽的重要论治内容,弥补了以往有关咳嗽古籍文献挖掘与整理之不足;同时,本著作从临床与学术相结合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分类(指南分类结合学术分类)方法形成目录,通过目录对古籍原文依次展开,使咳嗽知识体系脉略清晰、上下关联、前后呼应,避免了以往古籍整理存在的内容单一突兀不好理解的弊端,实现了文献为临床服务之宗旨目标。本著作共分为十章。分别为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证治条辨、治则治法、方药纵横、外治集萃、预防调护、医案医话、其他杂录,每章后附述评。
    王凤兰主编 ·中医 ·31.7万字
  •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在线阅读
    会员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乃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于崇祯元年(1628年)九十高龄时撰著,并由其子龚定国协助完成,于崇祯五年(1932年)付梓。本书以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为序,分为8卷,内容包括医论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160余种,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全书论病辨证,以临证为据,逐条分述;选方用药,切合实用,并附病案治验,颇有临床参考价值,广泛适用于中医药临床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自学者学习参考。
    连建伟 庄爱文 ·中医 ·31.7万字
  • 伤寒论类方辨证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论类方辨证

    本书初成于1987年,曾作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内部教材使用,系刘炳凡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之心血结晶。刘炳凡(1910—2000),男,汉族,湖南省汨罗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书以辨六经病脉证为纲,以类方为目,条分缕析,阐微述要,汇通诸家,参以己意,议论平正,特色鲜明,又前冠导论,以为读者学习《伤寒论》之进阶,后附体会,悉载著者运用《伤寒论》之心得,充分展示了刘炳凡先生宏富的理论学养和高超的辨治水平。
    刘光宪 颜学桔整理 ·中医 ·31.7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