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病证通用中药(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病证通用中药(第2版)

    该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当前中药用药现状,紧密结合药物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指导临床更好地辨证用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书系统研究了45种常见病证、400余味临床常用中药。每个病证分4个内容:①病证通用中药、②药物所取功效及主治特点简括、③机制分析与临床应用简述、④综合功效特点之随证选药简则。全书根据病证所选各药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应用,提示了本病或本病兼有他证的最佳选用药物。该书突出病证选药特点,文字归纳精炼,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又具有临床指导性。
    胡爱萍 ·中医 ·24.8万字
  • 伤寒论气化理论与临床辨证思维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论气化理论与临床辨证思维

    本书立足于临床辨证,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通过通俗的言语阐述六经气化说,来向读者展示张仲景当时所具有的高深理论与临床辨证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韩世明 ·中医 ·18.1万字
  • 图注脉诀辨真在线阅读
    会员

    图注脉诀辨真

    本书又名《图注脉诀》、《图注王叔和脉诀》,成于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明代名医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编注,是将《王叔和脉诀》一书加以图注而成。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脉赋》《诊脉入式歌》等;卷二以五脏图介绍脏腑生理功能,并以《脉之图》《脉见于三部图》注释五脏病脉,以及三部病脉的变化特征;卷三图注七表、八里、九道脉及其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卷四图注各种疾病与脉象的辨证关系等;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以一定之脉应一定之方。
    (明)张世贤 ·中医 ·5万字
  • 岭南脾胃论在线阅读
    会员

    岭南脾胃论

    突出当代岭南脾胃病名家邱健行教授对岭南地区中医脾胃病的创新理论,突出岭南地区中医药特色,尤其对临床疑难、危重病症的有效验案。。
    邱健行 ·中医 ·18.8万字
  • 中医舌象数码摄影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舌象数码摄影

    本书从舌诊基本知识、摄影小知识、数字摄影基本知识、舌象数字摄影的特点、色彩校正小知识、实拍数字舌图基本操作、数字舌图拍摄实例、数字舌图的色彩校正实例、拍出理想舌图的注意事项等九个方面予以介绍,内容实用具体,指导性强,适应于中医医教研人员参考。彩色插图219幅。
    梁嵘 李少文 ·中医 ·3.7万字
  • 方药量效关系名医汇讲在线阅读
    会员

    方药量效关系名医汇讲

    在中医临床中,中药的剂量往往关乎治疗的成败,颇受医者重视,剂量也往往被视为“不传之秘”。仝小林教授以此为切入点,其负责的国家973课题将重点研究中药量效关系。日前,邀请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学者汇集北京,进行探讨,内容与中医临床实践联系密切,指导性极强,受到学界关注,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
    仝小林主编 ·中医 ·10.3万字
  • 玉函经在线阅读
    会员

    玉函经

    《玉函经》,唐杜光庭撰,宋黎民寿注。杜氏原著仿《王叔和脉诀》形式,为七言歌诀体。全书重点论述了脉证关系及脉象反映的生理病理情况,并以死脉为中心,兼论各脉主病,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简而义深,对于临床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黎民寿注解,则征引《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等脉学理论,并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系统,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对《玉函经》逐句疏释,多有发明,从而为阅读理解杜氏原著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次整理以清代阮元《宛委别藏》本为底本。
    杜光庭 ·中医 ·2.2万字
  •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在线阅读
    会员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

    本书旨在把“五行针灸”这一特殊针法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书中的一些病案,认识五行针灸的极大益处,继而愿意体验五行针灸,造福于自身健康。
    (英)诺娜·弗兰格林 ·中医 ·4.9万字
  •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在线阅读
    会员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耳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
    徐文兵 ·中医 ·21.5万字
  • 中医传奇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传奇

    系统编辑、整理、收载了历史上中医名家治病传奇和中医神化故事,反映了这些名家的高尚医德、高超医技和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神奇魅力,让读者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了解中医,坚信中医药,也可以帮助读者养生保健。同时配备相应的图片,图文并茂,便于阅读。
    罗兴洪 赵霞 ·中医 ·14.8万字
  • 中医治则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治则学

    中医治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对保持健康、祛除疾病、恢复健康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是预防、养生、治疗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本书介绍了治则学的发展源流与规律,治则学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治则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中医临床各科的治疗原则。
    周超凡 于智敏主编 ·中医 ·22.6万字
  • 中医误诊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误诊学

    《中医误诊学》从中医诊断学的另一个侧面或者反面,分析、研究在诊治工作过程中未获得正确、及时、全面诊断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作为中医专业专科生、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及非医攻博等不同层次课堂教学的试用教材。目的是希望藉此提高学生正确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处理临床实际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现象发生的能力。团队经过近18年对健康状态、健康管理领域研究以及对中医临证思维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中医状态学》《中医健康管理学》等健康状态分类、采集、辨识、预警、评价和管理的相关书籍。总结了很多把握健康状态的“五辨”(“辨症、辨证、辨机、辨病、辨人”)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中医误诊学关于整体避免不正确、不及时、不全面的诊断研究的补充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本次拟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误诊学》为蓝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依照教材的特点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更加注重中医“五辨”的综合应用才能体现中医整体思维的优势,临床思维在中医误诊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李灿东主编 ·中医 ·49.1万字
  • 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第2版)

    《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是一本您可随时放在手边查阅、操作、受益的健康手册。上班族的年龄大多在25岁至55岁之间,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家庭的支柱。但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身体常处在亚健康状态。利用生活、工作的间隙,采用简单、实用的方法寻找经络阻塞点,并自我疏通,有重要的意义。书中的养生小妙招,能够在工作间隙,在办公桌前操作;同时对39种常见疾病提出了简单、易行的自我调护方法。本选题为第二版,加入全书音频,融合出版。作者简介:路新宇,执业中医师,中医养生文化学者,正安中医讲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致力于中医养生的科普工作,重点研究人们如何自我养生、防疾患于未然。几年来为多家企事业单位及老年大学做保健讲座上百场。在中医科普工作中倡导中医“四化”,即理论知识专业化,问题阐释通俗化,操作技巧简单化,效果疗效实用化。著有经络养生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季节养生经络有道》。
    路新宇 ·中医 ·9.7万字
  • 肿瘤中医外治法在线阅读
    会员

    肿瘤中医外治法

    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由于正气已虚,患者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本书介绍了中医外治在恶性肿瘤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生物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常见症状和某些肿瘤的治疗,开阔了肿瘤治疗道路、提高了疗效。
    贾立群 李佩文主编 ·中医 ·15.3万字
  • 脂肪肝预防与调养在线阅读
    会员

    脂肪肝预防与调养

    本书共六章,主要介绍了脂肪肝的病因,症状、危害、预防及调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中药方剂、药茶、药粥、药汤、果蔬汁、保健菜肴、药浴、按摩、刮痧、拔罐、敷贴等方法。本书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提供预防与调养方案、即有效有安全,既管用还省钱。
    郭力 李廷俊主编 ·中医 ·15.9万字
  • 刘学勤医案选粹在线阅读
    会员

    刘学勤医案选粹

    《刘学勤医案选粹》是从全国名老中医刘学勤教授的大量临证医案中,筛选、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医案编辑而成。《刘学勤医案选粹》共分辨治特色、验案撷英、经典方医案、经验方医案四章,选录医案386则。经典方医案主要是指《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医林改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中医经典所载方剂治病的案例;经验方医案是指应用刘学勤教授通过临床总结、提炼而创立的方剂治病的案例,其中既有从古方化裁而来者,又有刘学勤教授自创之方。《刘学勤医案选粹》所载医案后均附有“按语”,概述、总结、分析了该案的特点、难点、辨证及用药特色,包括少数初治效果欠佳或治疗中病情反复,经重新辨证、调整治疗方案后终获佳效者。这些珍贵医案的收集、整理与总结分析,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刘教授的学术经验起到了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
    刘学勤 ·中医 ·35.5万字
  •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共建项目“北京白云观所藏明《道藏》医药养生文献整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篇两部分,集中于对北京白云观所藏明《道藏》医方文献资源的挖掘与药方剂型、功效、制法、服法的研究,重点从剂型角度对其中的医方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罗列出医方原文内容。
    邢玉瑞 ·中医 ·21.7万字
  • 药性纂要在线阅读
    会员

    药性纂要

    《药性纂要》4卷,清·王逊编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刊行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本书论述了606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其中597种从《本草纲目》中选取,叙述简要,并附评注。另新增香结、神水、水中金、人皇豆、海参、猴结、马子碱、粪清等9种。本书对中药的分类与《本草纲目》大致相同,但各药正文不分项目,对药物出产、生成、形状、正误等内容略而不备,重在辑录诸家有关药性义理之说,对毒药的论述比较全面深入,对药性叙述有可参考之处。作者本人的评议或附于各药正文之后,冠以“东圃曰”,或以眉批形式进行批述。评议多围绕临证用药机理加以阐发,重点介绍了个人用药经验,并列出家传经效验方,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本书对杭州地区的风物、药品亦有评论。本次整理以康熙甲戌刻本为底本,以康熙丙寅手稿本(残)为主校本。
    王逊 ·中医 ·15.7万字
  • 刃针疗法在线阅读
    会员

    刃针疗法

    对针刀医学的理解和诠释,有西医和中医两种取向。本书尝试用中医理论为基础,探寻中西医沟通的契合点;以"中医微创"理念为指导,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认知和深化鉴别病理改变为主线,实践"辨证论治"的原则;以主针副刀的刃针形式,丰富"凡刺之要,官针最妙"的择针原则;以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体现"调之、通之、行之"的原则。
    田纪钧 ·中医 ·12.8万字
  • 中医治未病学教程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治未病学教程

    本书主要从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体质与治未病、经络调护与治未病、养生与治未病、亚健康与治未病、慢病管理与治未病、治未病适宜技术与方法以及效用评价等方面教授读者正确运用相应技术或方法治未病,以阻断发病趋势,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张树峰 杨建宇 ·中医 ·21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