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黄帝内经(第五卷)在线阅读
    会员

    黄帝内经(第五卷)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3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黄勇编著 ·中医 ·6万字
  • 万一针:老中医万芳琴五十年针灸心得在线阅读
    会员

    万一针:老中医万芳琴五十年针灸心得

    《万一针老中医万芳琴五十年针灸心得》写作形式简单,内容力求真实可靠,没有复杂的案例分析,只是将病案以原始面貌(患者自述症状)呈现出来,医者通过四诊合参得出诊断,给出治疗方案,酌情取穴,给予针灸治疗。在写病例时,有些经验穴就不再做详细辨证和穴解。如印堂穴,凡脊椎滑脱、腰间盘脱出,或脊椎上某一段、某一点的病变,颈椎病等都可选此穴;又如阳光穴,凡身体寒冷、疼痛均可选此穴;再如手三里穴,凡是大肠经上的疾病都可选此穴,如痔疮、脱肛、阑尾炎等。还有凡是心、肺、胸、肋的疾病都可以取内关穴;凡是肚、腹、胃的疾病,都可以取足三里穴来治疗;凡全身各种虚弱、久治不愈的疾病都可以取足三里穴来强壮体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万方琴 ·中医 ·4.1万字
  •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上册)在线阅读
    会员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上册)

    张志远先生年已97,是我国著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被誉为“活字典”,日有所感,夜有所记,文辞畅雅,拔新领异,九百余条,皆系心血结晶,极可珍视,有重要价值。笔记简洁精当,内容包括包括医友经验、先父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深富教益。
    张志远 ·中医 ·18.1万字
  • 张锡纯方药论著选在线阅读
    会员

    张锡纯方药论著选

    《张锡纯方药选》,作者张锡纯,分别节选自张氏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医方”与“药物”两部分。《医学衷中参西录》初刊于1918至1934年间,“医方”和“药物”为其中的第三期和第四期,均初刊于1924年。
    张锡纯 ·中医 ·25.5万字
  • 黄帝内经(第四卷)在线阅读
    会员

    黄帝内经(第四卷)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2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黄勇编著 ·中医 ·5.9万字
  •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论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所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开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成为后世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绳。全书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李心机译注 ·中医 ·30.1万字
  • 董氏针灸注疏在线阅读
    会员

    董氏针灸注疏

    本书为《董氏针灸注疏》的修订版,第1版于2011年出版,重印7次,发行18000册左右。本次修订,删去第一版部分繁琐考证的内容,增加了包括董氏针灸发明人董景昌和作者本人在内的百余则临证验案,如“针灸穴位及医案(陈渡人原著,王全民重编)”和“脉法与针灸的不传之秘”等章节,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
    刘毅 ·中医 ·17.2万字
  • 中医门径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门径

    本书名为《中医入门路径》,由山东省枣庄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枣庄十大名医刘翔关于中医入门的讲稿整理而成。刘翔曾多次办班,教授中医爱好者及初入临床的医师学习。作者从气火(能量)、气化、气机角度讲述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将气火(能量)的产生,主要是心肾功能;第二部分讲气火(能量)的运行,主要是六经的功能;第三部分讲气火(能量)的载体,主要讲肝、肺、脾胃的功能;第四部分讲中医思维方法、运气学说及八卦理论。
    刘翔编著 王子依整理 ·中医 ·13.8万字
  • 独木回春:单方验案夜话录在线阅读
    会员

    独木回春:单方验案夜话录

    中药精微之处,远非教材和药典所能囊括,这些珍贵的知识散见于历代本草和各家医著,学习起来很费时但难度并不一定高,此作者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同时精通文献检索及临床,花费大量时间搜集了大量单味药的精妙用法进行广泛横向纵向对比,且在临床上反复验证,且结合经方时方展开自己关于药物深层次机理的深度思考,助人事半功倍,举一反三,远非普通偏方秘方大全可比,是难得的讲述中药深层次知识的好书,针对人群是有相当基础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
    王舒宇 ·中医 ·16.2万字
  • 脾胃好了,病就少了在线阅读
    会员

    脾胃好了,病就少了

    经常便秘、口臭难闻、吃饭不香、晚上睡不好?这些都是脾胃问题惹的祸。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脾胃都出了毛病。“三分治、七分养”,权威专家告诉你通过简单的饮食调养、运动锻炼、按摩穴位、调节情绪等,就能远离脾胃疾病。本书结合国内知名养生专家的脾胃观点,针对不同体质人群,全面讲述保养脾胃的有效方法,让你轻松拥有好脾胃。
    张文高 焦明耀编著 ·中医 ·8.9万字
  • 甲状腺病中医学术源流与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甲状腺病中医学术源流与研究

    本书编写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药理论及辨治经验为主体,结合现代医学甲状腺病诊断治疗实际,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显示其适用性、科学性,反映临床辨治方药的新思路、新经验、新进展,直接指导临床医疗。本书既详于中医瘿病学术流派基础理论体系,又详于临床实际诊疗方药。全书共分十个篇章,分别介绍了甲状腺病的中医病名,学术源流,理论基础,治疗特点及优势。
    陈如泉 左新河 ·中医 ·91.1万字
  • 问中医几度秋凉(增订版)在线阅读
    会员

    问中医几度秋凉(增订版)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自述!继刘力红《思考中医》之后又一部思考中医、感悟人生难得的佳作!《问中医几度秋凉》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简介:艾宁,原名梁爱宁,女,汉族,1958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母亲是中医,父亲任教于齐齐哈尔大学。7岁上小学;12岁随父下乡插队;17岁进工厂学徒,做铣工;21岁考入哈师大中文系;25岁毕业任中学教师,后任成人教育教师,先后在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教课;32岁调到妇联,从事维护妇女权益工作;35岁调到企业任经营厂长(26岁起做兼职律师10年);37岁考入检察院任检察官;46岁时女儿考入中医药大学;47岁上网在论坛写杂文;49岁写记叙母亲行医和女儿学医经历的网络纪实文章《问中医几度秋凉》。
    艾宁 ·中医 ·18.9万字
  • 针灸甲乙经在线阅读
    会员

    针灸甲乙经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自面市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可,本次是我们从106种古籍中选出30种进行修订。修订原则是1、本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常用、读者需求量大的品种,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订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由专家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3、原则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记和注释。4、在装祯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以精装版面市,在版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针灸甲乙经》系晋代名医皇甫谧编集而成的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该书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十二卷。
    皇甫谧 黄龙祥 ·中医 ·15.5万字
  • 普仁明堂示扶正:贺氏针灸理论精华及临床实录在线阅读
    会员

    普仁明堂示扶正:贺氏针灸理论精华及临床实录

    本书主要讲述了贺氏针灸流派的理论精华:三通法(微通、温通、强通)、扶正原则、套穴形成过程与应用;贺氏针灸擅长治疗的64种疾病的方法和案例。
    贺喜 ·中医 ·9万字
  • 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
    会员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唐代孙思邈著。全书30卷,计232门,载方5300首。全书涉及医德、预防、诊断、治疗及针灸等诸方面内容,首列医学总论,提倡医德;重视妇婴,强调妇、儿科的重要性,并论述妇儿疾患的特点;预防疾病强调饮食卫生,养生提倡适当劳动;治疗经验丰富,针灸方面重视针灸并用、针药并用。(本书与集团所属出版单位业务范围相一致)
    孙思邈 ·中医 ·52.3万字
  • 遵生八笺在线阅读
    会员

    遵生八笺

    全书依次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燕闲清赏、饮撰服食、灵秘丹药、尘外遐举八笺,共19卷,含目录1卷,总20卷。本书为养生学专著。作者广征博引,采摭宏富,内容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气功导引、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鸟鱼虫。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论述了身心调养、性情陶冶、生活调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气功修炼、艺术欣赏等却病延年、养生防病的知识与方法,取材精当,方法实用,文笔隽永,意趣高雅,不仅可使读者增长养生知识,也可增长文学艺术欣赏情趣。因此,本书是一本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佳作。
    (明)高濂 王大淳 李继明 戴文娟 赵加强 ·中医 ·34.7万字
  • 素问在线阅读
    会员

    素问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又称《黄帝内经素问》,是一部中医著作,共24卷,11万字,相传为黄帝所作。成书时间,考证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先秦战国,亦有认为在西汉。主要内容成篇于战国,而秦、汉、唐、宋,代有补订。现通行的《素问》,是经过唐代王冰编次整理,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校正而流传至今的。(本书与集团所属出版单位业务范围相一致)
    (唐)王冰编次 ·中医 ·10.9万字
  • 中药养生学在线阅读
    会员

    中药养生学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上篇为基础知识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为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重点介绍中药的命名、品种、产地、采收贮存、炮制、性能及应用。第二章为中药养生的基本知识与理论,重点介绍中药养生的源流、特点、作用、机理、配伍及用药禁忌、应用原则和研究进展。第三章为常用养生中药,重点对各味养生中药的化学及营养成分、保健作用、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下篇为综合应用篇,包括第四章到第十章,分别为常用养生茶、养生粥、养生菜、养生汤、养生酒、养生膏滋、养生药浴方。这些养生中药的应用具有简单、安全、广泛、便于制作、可以经常食用(使用)的特点,只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用,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考虑到辨病与辨证养生的特点,本书中中西医病名混合应用,突出临床的实用原则,更利于学以致用。
    周浓 杨勤 ·中医 ·23.4万字
  • 中医诊断学巧记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诊断学巧记

    本书为“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拓展卷中的一本。与我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相配套。书中内容紧扣《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以章节为序,主要分为绪论、四诊和辨证三部分。四诊部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辩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等。绪论和四诊部分的内容采用提纲挈领式的的阐述,需要重点鉴别的内容,则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照,而辨证部分,每一个证型下列概念、成因、要点、表现等项来简明讲解知识点。此外,书中更是采用歌诀的形式,巧解知识点,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性说明。本书每一个大章节和其下的小标题后面都编写了相应的助记歌诀,歌诀力求在合辙押韵的基础上,集中反映各章各节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学习、记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本书内容精当简洁,编排生动活泼,紧扣教材,配以同步的录音,通过歌诀、表格的归纳记忆和声音重复记忆,帮助读者快速准确记住中医药基础知识,实用性较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初学者使用。
    杨毅玲 宋月晗 ·中医 ·8.1万字
  • 祝由十三科在线阅读
    会员

    祝由十三科

    《祝由十三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涵盖大方脉、诸风、胎产、眼目等十三科,通过祝说病由、心理暗示、符咒禁禳等方法治疗疾病,无需针灸或药物。此书最早见于《素问》,自元代起被列入太医院十三科,是中医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祝由十三科融合了心理学、暗示疗法等,对后世医学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借鉴。
    佚名 ·中医 ·2.4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