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医学 >

中医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景岳全书(上册)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景岳全书(上册)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64卷,分册出版。作者博采历代医家精义,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成一家之作,议论宏富,勇于创新,可谓集当时医学之大成,后世医家视其为“度世之津梁,卫生之丹诀”。
    (明)张介宾著 李继明等整理 ·中医 ·51万字
  • 伤寒知要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知要

    本书内容分“理论探讨”和“临床验证”两部分:在“理论探讨”中,包括伤寒的病因病机、伤寒三阳三阴的实质、伤寒三阳三阴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伤寒传经与直中和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证治的研究心得;在“临床验证”中,包括感冒、咳嗽胸痛、心悸闷痛、失眠、腹痛泄泻、噫气痞满、胁痛、眩晕头痛、麻痹振颤、黄疸、痢疾、水肿、腰痛的治验体会。可供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人员参考。
    万友生 ·中医 ·12.9万字
  • 养生四要在线阅读
    会员

    养生四要

    《养生四要》,明代医家万全著,养生学著作。全书五卷,分别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及养生总论。万全提倡以寡欲而守性,以慎动而保气,以法时而和阴阳,以却疾而慎医药,从而固本保枝,辟邪防毒,以此长养性命,故称养生四要。
    万全 ·中医 ·5万字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医宗金鉴(中册)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医宗金鉴(中册)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将中医内容分门别类,采精发蕴,编成医书15种。即:伤寒论法、金医要略法、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诀。内容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深入浅出,切合临床,便于诵习。
    (清)吴谦等编 郑金生整理 ·中医 ·34.2万字
  • 一针一穴小妙招在线阅读
    会员

    一针一穴小妙招

    针灸不仅在古代颇具疗效,而且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师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针灸事业,更多神奇穴位的主治疾病被总结和挖掘出来,造福苍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之而来的“小毛病”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图文并茂,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同时,本书受众面广,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
    王富春 陈新华 ·中医 ·4.2万字
  • 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在线阅读
    会员

    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

    《秦伯未方药论著选》由秦伯未所著《药性提要》、《常用中药手册》、《膏方大全》3书,“药物之部”、“方剂之部”2章及“对甘草粉蜜汤中‘粉’的讨论”、“防老方——首乌延寿丹的我见”与“漫谈处方用药”3篇组成。
    秦伯未 ·中医 ·12.1万字
  •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

    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眼科和喉科入门等中医临床应用知识,包括傅青主、亟斋居士、陈若虚和曹心怡等中医名家治疗各科疾病的主要理论与方剂。本书带领广大中医爱好者、初学者步入中医大道,获得中医入门捷钥。
    李继明 杜杰慧校勘 ·中医 ·61.4万字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格致余论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格致余论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格致余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名医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历史上,其书对繁荣学术,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据元刻本整理。全书1卷,医论42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为病“的医理,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主张运用滋阴降火及理气、祛痰、行瘀诸法,从本求治。论中多附有验案。全书内容学术价值高,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元)朱震亨撰 施仁潮整理 ·中医 ·3.8万字
  • 经方求真:名老中医临证医案集在线阅读
    会员

    经方求真:名老中医临证医案集

    胡珂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崇尚经典,善用经方,在脾胃病领域建树颇深,擅长治疗口腔、咽喉、食管、胃肠、胰腺疾病,如口腔溃疡、咽喉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便秘、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腹泻等;亚健康、内伤杂病的中医调理。本书由胡珂教授弟子整理,其亲自审校而成。全书选取胡珂教授临床应用经方诊治脾胃病医案80多则,每则医案均列患者基本资料、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辨证、处方和分析等,反映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书中还收集了胡珂教授的临证验方,每个验方从适用病证、药理和加减等方面进行介绍。本书内容精简实用,有理论分析和医案实例,便于读者学习掌握,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医学生阅读参考。
    张涛 章美玲主编 ·中医 ·20.2万字
  • 外科常见病外治疗法在线阅读
    会员

    外科常见病外治疗法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
    钮晓红 ·中医 ·23.7万字
  • 本草真诠在线阅读
    会员

    本草真诠

    《本草真诠》为明·杨崇魁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本书共二卷,每卷各分为三集。卷上一集讨论五运六气学说,主要摘取《素问》七篇大论相关内容,类聚成篇,并用图解说明之;二集讨论经络,以歌诀形式介绍十二经络循行走向、是动所生疾病,及补泻温凉报使引经药性,并附十二经络图;三集讨论药性分类,列风、热、湿、燥、寒、气、血、痰、疮、毒、妇人、小儿十二门,共载药1231种(包括重复药物)。卷下一集首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分温、热、平、凉、寒五类,每类药略述其畏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最后介绍了诸水之应用;二集为“食治门”,分为米谷、菜蔬、果品、走兽、飞禽、虫鱼六类,收药141种,以歌诀加注形式,分别介绍其功效主治;三集为用药杂论,主要摘取金元医家及本草序例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中医辨证用药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次以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建邑余良进怡庆堂刻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
    (明)杨崇魁 ·中医 ·10.4万字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在线阅读
    会员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又名《丹溪重修脉诀》。原题元?朱震亨撰,一题为金?李杲撰,本次考证为后者所著。全书主要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分30余论阐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等,最后附有诊脉歌诀。书中保存了金元部分已佚脉书的内容,且附有数十幅手图和图表,简明直观,为读者理解枯燥难懂的脉学理论提供了方便。此次校注以明嘉靖八年己丑(1529)抄本为底本,以明万历29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本、清初尚德堂《丹溪心法附余》刻本、193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为校本。
    李杲 ·中医 ·3.6万字
  • 科学走近中医在线阅读
    会员

    科学走近中医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的案例,介绍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常用中药和方剂,中医在临床上的优势与特色,中医养生防病常识等,使人读后能对中医学有一定的了解,既可作为非医药类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通识教材,又是一般读者普及医学常识的知识读本。作者简介:范永升,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编《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等。
    范永升 ·中医 ·24.7万字
  • 图解舌诊断病3在线阅读
    会员

    图解舌诊断病3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什么问题?妇科疾病在舌上有什么表现?瘦舌、胖舌、红舌、青舌、紫舌与什么类型的妇科疾病相联系?本书教您从舌读懂妇科病,从舌看月经病、从舌看带下病、从舌看妊娠病、从舌看产后病及从舌看妇科杂病。通过舌诊可判定女性气血盛衰、脏腑证候和功能强弱,以及治疗前后的用药效果。中医妇科在历史长河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经、助孕和安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书给出具体治疗指导和补养方法,既有经典老药,传世名方,又从食疗、药膳、穴位按摩、生活细节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讲解。全书采用图表的形式,200余幅高清舌象图,分析透彻,一目了然,希望本书成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初学者的良师益友,帮您更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
    来要水 来要良主编 ·中医 ·11.5万字
  • 脉学临证心悟在线阅读
    会员

    脉学临证心悟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医脉学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十余年的总结体会,以脉案形式带领读者用脉学思维进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真切感受人体禀赋、生活环境、个性心理、外感内伤等综合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将证候层次化,立体化。学习中医有很多方法,本书以脉学为手段感悟中医,普及脉学知识,诠释中医脉学思维。
    王鹏 ·中医 ·12.7万字
  • 林应强筋伤学术经验撷英在线阅读
    会员

    林应强筋伤学术经验撷英

    本书分六章,依次介绍了林氏南派正骨手法的学术思想,特色手法运用要点及治要,手法运用的临床经验及研究,筋伤内治法临床运用和心得,手法治疗筋伤病的科学研究,以及医论医话。较为全面介绍了名中医林应强的筋伤学术思想和临证治验。
    吴山 ·中医 ·23.8万字
  • 常见病特效穴位使用图册在线阅读
    会员

    常见病特效穴位使用图册

    本书以常见病为主线,一页介绍一种病症,一种病症多种治疗方法,在当页详细介绍所用穴位的定位、取穴和功效,并针对病症介绍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四种常用的穴位治病方法。形式上采用8开大开本,适合悬挂,方便照图找穴,实用性强。
    辛海 ·中医 ·2.5万字
  •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上)在线阅读
    会员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上)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主要根据1978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包括25篇《素问》文献的全文讲解、《灵枢》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讲课录音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进行整理。本书将《黄帝内经》的段落结构及其段意完整地展现给读者,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任应秋治《内经》的主要方法、成果和学术观点。本书以《内经》系统的文献结构为线索进行整理,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把篇解、全文讲解、分段提要、提问答疑等内容结合起来编排,又使此书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在书后还收录了任应秋对学习《内经》方法的指导,可供读者参考。
    任廷革 ·中医 ·24.4万字
  • 中医不是慢郎中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不是慢郎中

    如何广泛地传播中医?如何轻松地学习中医?让人们不费解,就像听故事那样富有趣味,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很多中医知识。有不少人认为:“中医见效慢““找中医主要为了调理一下“,但实际中,中医在某些急性病、疑难病见效非常快,本书以小说的形式,以实际案例为主线,寓教于乐,去感悟中医药之美,普及中医常识。本书将还原真实的中医治疗某些急危重症的现场,展示完整的中医治疗过程,揭开临床中部分急危重症中医治疗的神秘面纱,让您感叹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神奇。通过阅读本书,您还将掌握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科普知识,面对疾病学会选择合适的中医、西医模式。
    来要良 来要水 ·中医 ·11.8万字
  • 实用中医眼科学(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实用中医眼科学(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

    《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是我社策划组织的《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之一。本书4篇26章。包括中医眼科基础、眼的解剖生理与检查、眼科治疗、眼科病症。重点介绍84中眼科疾病的源流、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类证鉴别、辨治思路、治疗、预后转归、预防护理,为方便中高级人员参考,特设了名医经验及经典文献选录等栏目。
    彭清华主编 ·中医 ·126万字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