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自然 >

生物科学

  • 物种起源在线阅读
    会员

    物种起源

    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著作,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还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著作,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英)达尔文 ·生物科学 ·33万字
  • 贪婪的多巴胺在线阅读
    会员

    贪婪的多巴胺

    为什么曾经浪漫的感情也会变淡?为什么成功人士通常不会觉得自己很成功?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节食计划后来功亏一篑?为什么聪明的人也经常会做出糟糕透顶的决定?这取决于大脑中的一种单分子结构——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控制着你的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出乎意料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身体受到“向上”和“向下”两类物质的控制。“向下”指的是控制当下的神经递质,它们决定了我们当前的感受;“向上”则是指多巴胺,它们决定了我们的长远规划、愿景、未来期望。正因如此,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一种快乐分子。它其实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让我们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多巴胺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也同时让人欲望无止境、不知道满足。它既能让你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成功变得平淡无奇;它让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能让当初的深情被岁月磨平;它能让你获得超高的智商,但也让你与疯狂一步之遥……了解这种物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和生活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美)丹尼尔·利伯曼 迈克尔·E.朗 ·生物科学 ·13.2万字
  • 贪婪的多巴胺+多面的谷氨酸(套装共2册)在线阅读

    贪婪的多巴胺+多面的谷氨酸(套装共2册)

    《贪婪的多巴胺》内容简介:我们的身体受到“向上”和“向下”两类物质的控制。“向下”指的是控制当下的神经递质,它们决定了我们当前的感受;“向上”则是指多巴胺,它们决定了我们的长远规划、愿景、未来期望。正因如此,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一种快乐分子。它其实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让我们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了解这种物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和生活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表现。《多面的谷氨酸》以生动的语言与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科学实验数据,揭示了谷氨酸的多面性。谷氨酸的这种多面性不仅体现在它对人体许多器官具有重要影响,也体现这种影响既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正向影响可以更好地塑造我们的大脑,而负面影响则会导致疾病。谷氨酸在大脑发育、学习能力谷氨酸和记忆力的形成中,如同一位雕塑师,精心塑造着我们神经网络,让我们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回忆旧的经历;谷氨酸还是大脑中的指挥官,调控着我们的应激反应,让我们在紧张情况下保持警觉和专注。
    (美)丹尼尔·利伯曼 (美)迈克尔·E.朗 (美)马克·P.马特森 ·生物科学 ·30.2万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在线阅读
    会员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精装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精装增订版《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40周年平装增订版已于2018年11月推出,此为精装增订版,封面设计元素源于平装版的封面插画,这一富有想象力的插画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戴斯蒙德·莫里斯特别为英文版的《自私的基因》而绘制。精装增订版封面也取用了画中的重要元素并进行重构,让这部经典作品再次焕发生机,这也是本书的核心主题——基因——这个象征性意象赋予和传达的。
    (英)理查德·道金斯 ·生物科学 ·34.8万字
  •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在线阅读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

    在投身科学的道路上,你需要这样一本科学家生涯指南:当你对科学训练的艰难枯燥心生惧意,它会告诉你探究的热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当你在五花八门的理科专业面前变成选择困难户,它会反常地建议你避开人群和炮火,朝着冷门的方向前进。如果你担心科学专业的思维太狭窄,它骄傲地宣布:人文学科,道德,艺术创作都源自科学观念。假如你数学成绩不足,也不必担心,它会说只有少数学科才需要高超的数学能力。哪怕你对“科学是什么”都一窍不通,它也能用身边的例子解释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这都来自美国生物学巨星爱德华·威尔逊的真诚建议。在20封书信中,他完整地呈现了对科学观念的洞见,超过半个世纪的科学家生涯中的心得与反思。无论你是从上一秒才立志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一代研究者,他都可以成为科学生涯这段“圣杯之旅”上的引路人,让你看看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挑战与荣耀在等待。
    (美)爱德华·威尔逊 ·生物科学 ·8.1万字
  • 生命是什么(附《我的世界观》)在线阅读
    会员

    生命是什么(附《我的世界观》)

    薛定谔,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在当时的德语世界脍炙人口。同时他也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已经成为量子物理学中最著名的问题,可以说家喻户晓,相关图书十分畅销。他所著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引导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直接导致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可读性。本书另附薛定谔于晚年完成的《我的世界观》,是他一生的哲思精粹,中文版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本书图文并茂,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奥地利)薛定谔 ·生物科学 ·12.3万字
  • 神经科学讲什么在线阅读

    神经科学讲什么

    《神经科学讲什么》讲述了你以为你知道,但其实你并不知道的神经科学。心智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动用自己的大脑研究人类的大脑,这科学吗?如何得出靠谱的结论?《神经科学讲什么》将教你以正确的方式思考科学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神经科学讲什么》带来的视角令人吃惊,罗伯特·伯顿在科学发现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引领读者动用批判性思维去了解人类心理的真相。在理解自我方面,没有比批驳神经科学领域更大的挑战了。罗伯特·伯顿以一个怀疑论者的身份,给过热的神经科学研究与应用泼下一杯冷水,对神经科学提出挑战,并提供了一个新的愿景,带我们去思考心灵可能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美)罗伯特·伯顿 ·生物科学 ·12.8万字
  • 生命密码1: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在线阅读
    会员

    生命密码1: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让大家从四个角度了解那些我们原本好奇却难以查证的生命科学知识。思考生命发生的演化:可重温国宝熊猫“堕落”史,看看是什么基因作祟,让凶猛的上古神兽“沦为”呆萌系的代表;也可踏上大脑进阶之路,看人类如何借助大脑物质结构的演化,发起对理性的无尽追求。感受科学诠释的美丽:一场花丛中的《甄嬛传》将会上演,植物为传宗接代各显神通,其手段之丰富令人啧啧称奇;或者,莫以基因大小论英雄,看看是不是物种越高等,基因组就越大。关爱基因引发的不幸:“基因的诅咒”将道出缺陷基因密码给人类造成的痛苦与折磨,并展现基因科技所能带来的光明与慰藉。憧憬科技缔造的未来:干细胞到底能干啥?克隆人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我们的状态还受肠道菌群的影响?生命的设计与构建正在走进现实,本部分将走进合成生物学的曼妙之境,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应用前景会让我们叹为观止。
    尹烨 ·生物科学 ·16.5万字
  •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在线阅读
    会员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内容简介:达尔文为什么没有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论述“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在论述人类起源和种族差异时,为什么要大谈“性选择”?在《物种起源》面世12年之后,《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惊世骇俗地宣告——人类并非神创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进化论之争再掀狂澜……1974年,英国首相希思曾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英文版作为国礼赠送给毛泽东!
    (英)达尔文 ·生物科学 ·44.2万字
  • 牛津通识读本:动物(中文版)在线阅读

    牛津通识读本:动物(中文版)

    从海绵到鲨鱼,从马陆到哺乳动物,动物世界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近些年来,通过对DNA的分析、对演化和发育的研究,我们对动物生物学的理解有了很大提升。在这部通识读本中,牛津大学动物学教授彼得·霍兰为我们开启了一场现代视角的动物王国之旅。由动物的定义开端,我们开始认识动物的高级分类(门),了解关于动物演化关系的新观点,明晰每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英)彼得·霍兰 ·生物科学 ·6.6万字
  • 昆虫记在线阅读
    会员

    昆虫记

    在本书中,作家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它们的长相特征、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的繁衍后代以及它们的死亡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螳螂、蛐蛐、蚂蚱、蝈蝈、蝉、金步甲、蝴蝶……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作家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类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吃惊、神往……
    (法)亨利·法布尔 ·生物科学 ·13.1万字
  •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在线阅读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这本书从孟德尔神父的“豌豆试验”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学讲述手法,在全书中埋下层层伏笔,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学之树下摇着扇子对基因编辑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其内容之深入浅出、讲述手法之驾轻就熟,令人手不释卷。一本细致讲解生物学热门进展的科普力作,一本解读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妙“小说”。打开基因科学深奥的硬壳,展现人类探索自身的的历史进程,从分子层面出发,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立铭 ·生物科学 ·11.7万字
  • 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在线阅读
    会员

    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

    大脑在其接触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寻求什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故事的成功?又是什么吸引读者欲罢不能?《写作脑科学》向我们披露了这些认知奥秘——对每一位执笔写作的人而言,它就是扭转乾坤的法宝。一个成功的作者必须做到的,是激发读者大脑中渴望得知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的天性。书中以脑神经科学领域的新突破以及来源于小说、剧本和短篇故事的诸多实例为支撑,以大脑的体验为切入点,用革命性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剖析。锁定大脑的认知特性,告诉写作者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美)莉萨·克龙 ·生物科学 ·14.6万字
  • 第三种黑猩猩在线阅读
    会员

    第三种黑猩猩

    人与动物不同,毋庸置疑。我们与黑猩猩不到2%的基因差异,终究导致了人兽殊途。然而,人是一种动物,也毋庸置疑。人类还有超过98%的基因和黑猩猩完全一致,因此,若从基因科学的层面来看,人类就是“第三种黑猩猩”。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才几万年的历史。若以自然史的时间轴来检视,这不过须臾一瞬。那么,这种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起了作用?贾雷德·戴蒙德从多个方面讨论了上述问题。作为一个生理学家,他谙熟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基础,人类才得以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是我们成为人的前提。但戴蒙德的叙述没有止步于对生理层面的解释,而是将眼光延伸到人类多层面的文化表现和社会发展。我们拥有语言、艺术、文明,自诩“万物灵长”,但人性光辉的另一面也充满阴暗纠葛——拥有多元文化,发展先进科技,创造灿烂艺术的是人;嗜毒成瘾、仇杀外族、灭绝物种、破坏环境的也是人。当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贯穿科学与人文,追溯人类的本原,印证人从动物界兴起的足迹,也许将重塑我们对人何以为人的认知,认清人之本性。人类的未来或许正根系于此。
    (美)贾雷德·戴蒙德 ·生物科学 ·27.7万字
  • 物种起源在线阅读
    会员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反对唯心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英)查尔斯·达尔文 ·生物科学 ·30.5万字
  • 人类起源的故事在线阅读

    人类起源的故事

    1万年前的欧洲人就是金发碧眼吗?印度几千年的种姓制度造就了怎样的结果?人类是起源于非洲还是世界各地分别演化出来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真的被我们的祖先完全消灭了吗?你知道有很多“幽灵人群”活在我们的DNA里吗?传统的考古学、语言学构建的人类演化史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空白。幸好,这已经成为过去时。古人类DNA测序正在掀起一场革命,重新谱写一曲50万年的人类迁徙演化之歌。大卫·赖克从古人类遗骨中提取DNA,从基因层面还原了人类祖先的面貌。原来,我们的先祖在地球上已经上演了几百万年的“权力的游戏”:在任何一片大陆上,人群都经历了多次毁灭与更迭;所有当代人的祖先都拥有一段复杂难辨的混血史,没有人是“纯种”;千百万年来的种族、性别、阶层不平等在我们每个人的DNA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面对DNA序列分析这种最先进可靠的技术,我们以前所以为的所有关于人类演变的知识,凡是跟这本书所代表的当前科学理解不一样的,都只能改写。因此,这场革命给了两个问题迄今最为清晰的答案: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美)大卫·赖克 ·生物科学 ·20.4万字
  • “她”的力量在线阅读
    会员

    “她”的力量

    有一个问题曾困扰达尔文多年:像雄鹿的鹿角或孔雀的尾巴这样的复杂特征似乎是无用的奢侈品,对一般的生存过程而言没有任何好处。达尔文最终意识到,除了自然选择,一定还有另一种演化机制在起作用,他将其命名为性选择。自然选择是为了生存而战,性选择本质上就是为了争夺配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配偶选择或“美的演化”。然而,在达尔文看来,这种竞争主要是雄性的事情。受限于其所处时代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达尔文认为雌性的力量是通过“相对被动”和不具威胁性的方式实现的,她们“作为旁观者站在一边”,观看雄性虚张声势的表演。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科学家逐渐发现雌性动物会和雄性一样滥交,她们同样好斗、占主导地位和充满活力。就驾驶演化的变革巴士这件事而言,双方权利平等。在这本书中,露西·库克的目标是揭穿动物王国关于性和性别的过时叙事,她打破了学界一直以来以雄性为中心的科学偏见,将各种雌性动物的真实行为展现在我们面前。你将发现雌性并不像刻板印象中那样温柔、被动、温顺和充满母性,也会重新认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她”的力量。
    (英)露西·库克 ·生物科学 ·21.3万字
  • 科学大师系列套装(15册)在线阅读

    科学大师系列套装(15册)

    “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想者,又是文采斐然的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贾雷德·戴蒙德、丹尼尔·丹尼特、马丁·里斯等等。这些书将直接送你站上大师的肩膀。回答现代宇宙学家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详述宇宙诞生的奥秘,一本人人读得懂的宇宙学科普著作。所有你关心的宇宙学话题:宇宙大爆炸、时间的起点、宇宙的基本粒子、宇宙探测、新的宇宙研究视角、各类宇宙模型(宇宙的构成、静态宇宙模型、循环宇宙模型、恒稳态宇宙模型、膨胀宇宙模型)……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肯尼亚)理查德·利基 (美)大卫·赖克 ·生物科学 ·267万字
  • 生命的起源在线阅读
    会员

    生命的起源

    在这古老与崭新之间,这本书最雄心勃勃的地方,就是要给出一个其他科学读物都不曾给出的完整回答,这个回答不再是面对海洋与星空的浪漫畅想,而要从无机世界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开始,一步一步地讨论活跃的有机物要如何产生,遗传基因和新陈代谢要如何建立,直到第一个细胞出现并成熟,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不能从哪一次研究,或者哪一位研究者那里获得一个完整的答案,而必须调查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搜集不同研究者对每个子问题的回答,再设法像拼拼图一样,把这些局部的回答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回答。40亿年前那个诞生了生命的环境也超越了所有人的生活经验——它不但是古老的,而且是微观的。那是一个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的电磁作用却强大得不可抗拒,物质的运动充满了随机性,在不可测量的瞬间里飘忽闪现的诡异世界。要理解它,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许多陌生的知识,尤其是要接触许多化学的术语,这或许会让有些读者感到厌烦与抵触,但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已知的一切生命都是化学反应的集合,要了解它的起源却不想接触化学,这与修建空中楼阁是同一种不可能的贪婪。
    刘大可 ·生物科学 ·34.7万字
  • 生命密码(套装共2册)在线阅读
    会员

    生命密码(套装共2册)

    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芸芸众生蕴藏哪些造化之妙?基因组学、生命科学为何包含如此魅力?它有趣、有用,又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轻松地解答那些古怪而让人忧心的问题,让基因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知识,让生命科学真的流行起来。这里有十万个为什么,可又不只十万个回答,用有理、有据的科学知识,纠正我们原本以为正确的常识。将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学知识娓娓道来,新冠病毒、基因编辑、免疫疗法、表观遗体、备份生命,梦想照进现实,打通阻隔科学与大众之间那道厚厚的墙,让人人了解生命科学的同时,更成为科普事业的一分子。适合全家人一起阅读的生命科普著作,亿万点击量音频节目“天方烨谈”精华总结。如果说生命不过是一套复杂的代码,那么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愿你在生命科学的世界里,发现新的乐趣和方向。
    尹烨 ·生物科学 ·30.8万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