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传记
>
科学家
会员
医者仁心:记著名肝病专家麻凯
本书通过采访山东麻凯肝病研究院院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潍坊市社会新阶层联谊会副会长麻凯教授及其治愈的肝病患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描绘了麻凯闪光的人生。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案,反映出麻凯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本书旨在打造一部现代版的《老中医》,并以此宣传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单保华
·科学家
·26.5万字
会员
化作春泥:吴浩青传
本书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传主吴浩青,1914年出生,江苏宜兴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被誉为锂离子电池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书从吴浩青的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两大方面,详细叙述了吴浩青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陈熙
·科学家
·11.9万字
会员
情系生态:孙儒泳传
本书是第七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围绕孙儒泳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脉络,以采集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资料为事实依据,结合孙儒泳院士所处年代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从他少年求学,到专注于生态学领域的学习,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赴苏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样一条主线,准确、完整地勾勒出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
朱汉国 李葳 马红红
·科学家
·15.8万字
会员
一爆惊世建荣功:王方定传
王方定(1928—),祖籍四川自贡,放射化学家。1928年12月21日,他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1953年8月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3—1955年,为从国产铀矿中提出的铀的净化做了基础性研究工作。1958—1978年,王方定被调至正在组建的二机部九院,负责研制核武器的放射化学工作。1960—1963年,作为组长,完成点火中子源的研制,被多次用作核弹的核点火部件。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原子弹的突破及武器化”项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参加者,被名列入该奖的光荣册。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获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64—1978年,开展核武器试验中的放射化学诊断工作包括裂变当量、中子、聚变当量、引爆氢弹用原子弹爆炸当量、氢弹中总裂变当量、用气体裂变产物测定核爆炸的裂变当量以及爆炸取样回收系数的测定。先后用于十余次核爆炸试验的诊断中,为完成这些测定需要对约60种核素进行分析测量。王方定作为发明人,“快速测定裂变燃耗的气体裂片法”1987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裂变燃耗放射化学诊断方法”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9—1989年,王方定被调回原子能院,主要开展了裂变产物的化学行为研究、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与生成方式间的关系、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研究等科研工作。王方定还进行了核化学的学科方向性的调研工作,结合聚变核燃料及聚变过程中高能中子、带电粒子核反应,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聚变化学的研究方向。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时春丽
·科学家
·11.2万字
会员
善度事理的世纪师者:袁文伯传
本书是袁文伯传记,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传主袁文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12年3月出生,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浙江省立英士大学讲师、国立北洋工学院讲师、国立英士大学(1950年并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之江大学副教授。1951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矿业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等工作。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发表学术论文44篇。
刘晓君
·科学家
·11.2万字
会员
恬淡人生:夏培肃传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夏培肃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韩承德
·科学家
·14.1万字
会员
仰望星空:陆埮传
本书在大量翔实资料积累的基础之上,除去导言和结语共八章,追随传主生平,记述了传主的早年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和科研活动,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科研成就及人才培养成果。第一章介绍陆埮的早年求学生涯;第二章陆埮负笈北大,尽管因身体原因未能留学苏联,却因祸得福进入第一志愿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四年求学孜孜不倦,毕业后分配到原子能所开始工作;第三章开始执教,陆埮因为偶然的原因调入哈军工,学生变老师,书生成军人,开始正式的教学生涯和业余的科研活动;第四章陆埮的业余科研惨遭批判,陆埮本人成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尽迫害不忘科研,在学生和同事的支持下终获平反;第五章陆埮复员电讯仪器厂,创办刊物、引入阿伦方差和计算机技术,工作科研两手抓;第六章陆埮迎来科学的春天,被调入南京大学,开始正式的科研道路;第七章主要介绍陆埮的科研成果——伽马射线暴研究,调入紫金山天文台后转向研究宇宙学,培养人才如蚌育珠,学术交流影响遍及全世界,因多方成就获得命名小行星资格;第八章主要介绍陆埮对科普的热爱,晚年致力于将科学知识普及大众,科普报告开遍全国。作品行文流畅,忠实客观地描绘了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仰的科学家的形象。
掌静等
·科学家
·18.4万字
会员
追风暴的人
“走,去追风暴!”想象一名气象学家一脚刹车,漂移着急停在你面前,从这辆追风暴的定制“装甲车”的车窗户里喊出这句话。风在呼啸,他在欢呼,一切都很混乱——然而,你清晰地看到他那咧嘴大笑的脸庞,肾上腺素前所未有地飙升!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令人惊叹的追逐风暴之旅、哈佛大学的求学岁月,以及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知识。美国佛罗里达州、越南河内、摩洛哥的菲斯和白雪皑皑的北极等,都有他的身影。他说,归根到底,想过一种抬头仰望的生活,想要追逐新的地平线。只要有合适的同伴和无畏的态度,每天都可以是一场冒险。有时,开启冒险只需要抬头仰望。
(美)马修·卡普奇
·科学家
·17.2万字
会员
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回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源起、发展的历程,综述该制度取得的丰硕成果,沿着“政策—人物—故事—精神”的脉络,选取20位扎根农村、精准帮扶农业科技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典型,从奉献、坚守、务实、创新4个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他们服务“三农”的动人画面,宣扬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熠熠风采,并提供10段采访视频,生动鲜活地讲述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还进一步梳理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卓有成效的创新模式,以传播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反映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突出作用,旨在激励和引导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新担当新作为。
科技日报社
·科学家
·13.4万字
会员
林奈:打开自然之门的大师
这是一部关于瑞典自然科学家卡尔林奈的精彩传记,林奈为世界上所有的植物学家编写了一门通用的语言,并且成功将生物界进行了分门别类。林奈直接将自己看成了上帝赠送给人类的礼物,他来自遥远北方的一个小村庄,却在三百多年前独自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今天,对所有的科学家来说,林奈的科学成果仍不可或缺,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林奈是怎样一个人。为方便读者了解林奈,这部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家由此可以接近一个兼有普通人和科学家特质的林奈。
(瑞典)卡特里娜·马尔默
·科学家
·4.7万字
会员
一蓑烟雨任平生:眼科名家张晓楼
本书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同仁人用心记录的一部传记,力求用最真实客观的文字、图片去还原一段历史。张晓楼教授1940年6月毕业于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他曾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组成员等职。几十年中,他在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事业中贡献突出,曾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张晓楼从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到沙眼衣原体的研究者,再到沙眼防治及防盲工作的先驱;记录了同仁眼库乃至全国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诠释了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为我国眼科医学事业无私奉献、不平凡的一生。
魏文斌等编著
·科学家
·6万字
会员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金开诚
·科学家
·2.9万字
会员
李冰: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李冰是战国晚期秦国人,他在主政蜀郡时期,为消除水患,造福于民,开始了以都江堰工程为核心的治水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修建成了都江堰这一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本书生动介绍了李冰从入川勘测,到筹划布置,最终治水成功的全过程,塑造出了这一睿智勇敢、心怀百姓、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
杨学敏
·科学家
·4万字
会员
漫画诺贝尔科学家: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奖将人类引向了科学和未来。科学很枯燥?科学家很高深?在《漫画诺贝尔科学家:物理学奖》中,作者精选了16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原创的二次元漫画和轻松的语言相结合,展示了诺贝尔科学奖项是怎么评选的,一群绝顶聪明的天才是怎样影响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之间是否也充满竞争、矛盾和冲突等。同时,你也能看到这些世界顶级天才和你我一样,诸如现实版“钢铁侠”诺贝尔、“跨界艺术家”普朗克、“足坛学神”玻尔、“毒舌大王”泡利、“科学顽童”费曼……有优点有缺点,有朋友有敌人。这些有趣、有料的内容,将打破你对诺贝尔奖和科学家的认知壁垒。
胖乐胖乐
·科学家
·3万字
会员
恩师袁隆平:袁隆平的亲笔信
作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在袁隆平院士手下担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分管科研和外事的副主任时,收藏了袁老写给他的一些信件,有中文也有英文写的。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山区也难通电话,更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渠道,水稻培育技术纯粹靠书信往来进行交流。这些信件牵涉的内容繁杂,大多与工作有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原件,从未出版,在内容上和时间节点上均堪称绝品。信件见证了从19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在中国取得成功,引起国际关注开始,到如今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多公斤的辉煌历程,不但是我国当代科技史也是世界科技史的极为宝贵的文献。
毛昌祥
·科学家
·2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