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首页
排行
分类
免费
我的
广场
人气
收藏
畅销
更新
字数
筛选
首页
>
小说分类
>
文学
>
现当代随笔
会员
最忆乡愁
本书包括:水娃、周湾,一个跨越百年的苍鹭驿站、高坝店我的美丽故乡、母亲的小锄头、小脚母亲和她的小菜园、离开母亲的日子、母亲的语言、卢沟桥的枪声与延安窑洞的灯火、《商洛日报》改写了我的人生、农行缘,农行情、“迟到”的春晚、别样的感受等内容。
柴智省 柴尚愉
·现当代随笔
·14.9万字
会员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本书用一种独特风格、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首首唐诗,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的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唐诗为经,诗人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文笔浪漫,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谁醉美酒,谁醉唐诗》从唐诗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纵马江湖,快意恩仇;有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有孤舟蓑笠,斜风细雨……以灵动的笔触、细致的解读,带你穿行在诗里词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无论何种情境之下,你都可以找到与心灵碰撞的诗句,你会发现,在那个诗意纵横的朝代,有人与自己相知,虽未曾谋面,却早已是故人。
古墨编著
·现当代随笔
·10.5万字
会员
母亲希望你会跑
这是一本关于故乡、远方和成长的散文集,是七零后、八零后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故事以中国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围绕“故乡与远方”主题展开,将会引起广大从故乡走向远方的天涯游子共鸣。在14亿人有9亿农民的背景之下,进城,是过去几十年、未来几十年持续发生的中国现象。农民需要进城,或者将子女送进城市,由此产生“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城乡鸿沟之病。身在故乡的人期盼着、羡慕着进城,而进城的漂一代却又同时反思生活、想念故乡的田园生活。故乡是一生的情感,远方是“围城”的伤痕,乡愁是时代的烙印,一入城市深似海,浪子回头家何处?
顾大才子
·现当代随笔
·19.8万字
会员
掌上花园
本书是王国华写花述己之作。写花凡二百又十五之种,皆亲目所睹,或临摹其状,或描绘其态,不追求成为百科全书,更不要求千真万确,只想把自己所看到、所理解、所牵挂的花写出来。笔下的花或活泼,或沉郁,或淡然,或跳脱,成了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读来如故友相逢,似知己谈心。表面写花,实则述己。读到一朵朵花,看到的却是王国华内心世界的万千一隅。散文形散神聚,能写出精神世界之丰赡富有的文字,都是一等一的作品。之所以有此成就,是因为他每写一种花,都凑近来与之对视,俯下身来倾听花语,要抹去一切成见、用婴儿一样的眼睛去接触它们。观察之细,情感之真,乃成散文佳品。
王国华
·现当代随笔
·10.8万字
会员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6卷
本书由杨志学和唐诗两位博士诗人主编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由我社连续出版了5年,取得了较大影响,已渐成品牌.本书遴选本年度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的优秀诗歌300余篇,收入约200位新老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也力求创新.所表达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则,有益于读者陶冶身心.从中可看到本年度诗歌发展风貌,也为相关专家研究中国新诗提供样本.
杨志学 唐诗
·现当代随笔
·5.8万字
会员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书中详尽记录作者在北大中文系、哲学与宗教学学的学习、感悟、交流、碰幢与心得,兼容文学、哲学与宗教的沉思。本书从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角度,描绘北大名师的风采,诸如楼宇烈、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
于仲达
·现当代随笔
·16.7万字
会员
每个孤独的灵魂都值得被看见
电台「夜色温柔」主播阿紫首部作品集,写给每一个灵魂在流浪的人。纵然你孤独到深处,也能找到被陪伴的温情。终有一天,我们会与孤独和解。愿你我都心有所系,所系有期情。感人但不煽情,醒脑但不费神。愿你心有所系,所系有期。
阿紫
·现当代随笔
·10.2万字
会员
徐志摩散文选
《徐志摩散文选》(据民国初刊本校订)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落叶》《自剖》,参照民国初刊本修订,尽量保留作者写作年代的用语习惯,展现了徐志摩的生活情趣、文学素养与精神世界。全书共29篇散文,除收录《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天目山中笔记》《落叶》等名篇外,也不乏《西伯利亚》《契诃夫的墓园》等不为大众熟知的篇目。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阅读,又具有代表性的徐志摩散文读本。
徐志摩
·现当代随笔
·12万字
会员
两地书
本书系鲁迅与景宋(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讲述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从初识到相恋再到相伴的全过程。为读者展现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其中涉及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状,包括鲁迅对教育的见解;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评价。以及两人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如,异地恋的感情要怎样维持;第三者的出现要怎样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要怎样解决等等,都会在书中一一为你解答。所以它不单是一本爱情之书,更是一本实用指南。另,附赠的别册收录了1932年11月鲁迅北上探母期间的通信。
鲁迅 许广平
·现当代随笔
·13.4万字
会员
金陵生小语
有金陵生者,幼喜读书,长而学文,观书读史,手不释卷;喜听音乐,玩音响,收集唱片,于古典音乐,音响器材,如数家珍;喜饮食,无禁忌,多识四方饮馔、菜肴来历,薄能饮酒,精于品鉴,饫知古今酒人酒事;生性疏懒,少交际,寡游历,而多见学界前辈,稍谙学林掌故。每不揣文笔钝拙,即兴斐然。或考史论文,赏音校艺;或闻笛叹逝,黯然怀人;乃至一时兴来,游戏笔墨,雪泥鸿爪,具此一斑。
蒋寅
·现当代随笔
·12.3万字
会员
背包二十年:一段被旅行彻底改变的人生
在如今这个缺乏专注力的时代,一件事能坚持一年,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都变成一种奢望,而背包客小鹏的旅行之路,一走就是二十年,无论面临多少质疑的眼光,他也从未停下过脚步。2001年,从天津出发,硬座,到阳朔,小鹏开始正式背包旅行;2020年,计划中的去世界尽头乌斯怀亚跨年,因签证问题泡汤,于是改为挤入纽约时代广场等待新年倒计时的人潮。小鹏的背包二十年,也是时代发生巨变的二十年。我们从跟单位旅游到跟团游到自助游再到背包旅行、搭车旅行、自驾旅行,从穷游到豪华游,从周边游到国内游再到出国游甚至环游世界,旅行这件事也从小众到潮流到巅峰再到普通的日常,变化的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是小鹏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决心。这本书虽名为《背包二十年》,实际上是《背包十年》的续篇,两本书合在一起,才是对小鹏二十年旅途的完整记录。和《背包十年》一样,这本书依然采用编年体结构,AB段体例,既有旅途中当时当地的动人细节,人性的美与恶,人情的冷与暖,也有从今天回望过去,那些俯瞰下的把握,走过后的轻松,远望时的宁静,真诚朴素的文字,为这个巨变的时代留下极其宝贵的私人注脚。
小鹏
·现当代随笔
·16.5万字
会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张洁唯一的一部长篇散文,真实细致地抒写了她和母亲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张洁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了几十年的孤苦岁月,直到张洁成为作家,母女的生活和境遇才逐步改善。张洁半生坎坷,母亲为他操碎了心,境况好转之后,母亲却患重病,离开人世。这部刻骨铭心的长篇自述详尽记录了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讲述的是生命、爱和灵魂的故事,是张洁对母亲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是对母爱凄婉、深长的颂歌。张洁对母亲的思念愧疚之情力诱纸背,感人至深。
张洁
·现当代随笔
·10.2万字
会员
磨砺“四力”
本书稿由实录、创业、倾听、见证、回访等章节组成,以实地采访、今夕对比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闽宁镇二十年来在闽宁协作平台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者采访了大量闽宁镇人,他们分别讲述了闽宁镇最初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移民闽宁镇前后在衣、食、住、行和孩子教育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闽宁镇从荒漠变成现代化美丽生态城镇的过程。
杨学农 黎明 马骏编著
·现当代随笔
·6.5万字
会员
追影记
这是一部散文集,呈现了作者自己和周边群体乡村生活的若干切面。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觉得,人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的地方却很少。城镇化的脚步更是让许多人的“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乡村复制城市虽然显得气派,但少了韵味,淡了情怀,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这本书用散文的形式,或抒情、或记叙、或议论,来抒怀思乡情、追忆往昔事、思考未来路。书中收录文章40余篇,有《推磨》《修路》《盖房》《做活》等生活画面,有《几位匠人》《长辈》《师范生》等人物描摹,还有《小动物列传》《山里三月》《西岔河畔》等趣味盎然的自然图景,我们可以在书中触摸农耕文明的过往细节,感知乡村文化的点滴记忆,重温渐行渐远的故乡情愁。
陈德智
·现当代随笔
·19.1万字
会员
知道了:后悔药101粒
《知道了》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全书分四个章节,《修己》篇悟生命要义,《达人》篇明待人至理,《事功》篇悉行事大道,《明理》篇察世间规律。作者用短文、微言大义的方式,谈人生、谈生命、谈坚强、谈激情、谈自信、谈修为、谈熬炼、谈心态、谈平和、谈随缘、谈舍得、谈操守、谈内省、谈浮躁、谈正气、谈童心、谈幸福、谈老实、谈聪明、谈忧患、谈善恶……101则短文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对人生的系列思考,为年轻读者修身悟理,提供帮助。
陈相飞
·现当代随笔
·11万字
会员
峡河西流去
故乡是所有人的退路。矿工诗人陈年喜全新散文集,对话故乡,探寻文学之根!本书是《南方周末》陈年喜文学专栏“峡河西流去”作品诚意集结。他是矿山的奥德赛,文字的流浪家,陈年喜终结近二十载漂泊的日子,他身上沾满微尘,回归故乡寻觅。与云土山林、与时光记忆深度对话,凝结27篇故土佳作。峡河从哪儿流来,又流向何处,峡河人的答案落于书中,皆为时代的韵脚。艺术家原野,特绘30幅钢笔画,点缀峡河人、事、物。“人一辈子都在做两件事情,离家和回家,做得费神劳力甚至九死一生。其实也不是两件事情,是一件事情,因为离家也是回家,不过是方向或方式不同而已。故乡是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谨以此书献给我形已消失的故乡,以及风尘里赶路的、风流云散的人事。故乡消散的年代,愿我们都有故乡!”
陈年喜
·现当代随笔
·11.6万字
会员
我的便携式生活
《我的便携式生活》是闫红作品之一种,分为《小确幸》《小城文青在省城》《我的便携式避难所》《日本系列》等六辑,收录了作者在腾讯大家、在行、天天快报等平台上的专栏作品,夹叙夹议地记录了生活中的薄物细故、少时的求学经历、当下的世态舆情、读书的心得笔记、日本之行的所见所闻,以及作者由此而生发出的感悟和见解。作品多由点滴小事切入,以小见大,视角时尚新颖,分析犀利透彻,文笔风趣温和,充满了优雅的知性气息。
闫红
·现当代随笔
·11.2万字
会员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图文增修版)
“旅行,是我这十年唯一庄严以对的事情,我走的每一寸路都是崭新的。我不羞愧,也不后悔!“——小鹏这是一段背包十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2001年,在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之间正好有十几天空闲时间,小鹏答辩结束后回宿舍,跟韩国同学借了一个七十升的大背包,为了增加安全感,还紧张地塞进一把瑞士军刀。当天他就坐上南下的火车,从天津到桂林,二十四小时硬座,再转中巴车,到达他十年旅程的第一站:阳朔。背包客小鹏的故事由此开始,十年来,小鹏没做过什么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塞进了背包。十年,打过不同的工,睡过不同的床,遇见不同的面孔,看过不同的风景,听过不同的语言。十年,开心过,孤独过,骄傲过,沮丧过,热血沸腾过,黯然泪下过,激动狂喜过,心灰意冷过。如果说青春是一首壮阔诗篇,小鹏用了整整十年,让这首诗中的每个字都笔触饱满。2010年,七年后小鹏重返丽江,住在客栈,夜色中看到几个年轻人背着大包抹着汗水正在寻找住宿的地方,他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小鹏
·现当代随笔
·13.8万字
沙粒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间所写的二十二篇随笔,内容涵盖童年求学时的经历和遇到的良师益友,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自序或受邀写作的序言,关于沈从文的研究拾遗,以及其他文本研究(穆旦、余华和艾略特)。这些生活的纪念由无数个细小的场景组成,如同不起眼的沙粒,细腻而朴实,却蕴含着令人感动的瞬间。
张新颖
·现当代随笔
·5.9万字
会员
观察者的幻象
本书撇开了对于美学、美、美感、艺术等抽象的美学范畴的考察和梳理,而是基于丰厚的生活现象和文化现象,从审美的感觉出发,探讨了审美与人生相关的重大问题。
耿占春
·现当代随笔
·15.5万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